ID: 23541220

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 单元活动 课件+练习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311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四,水体,运动,影响,活动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行政办公区被列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下图为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释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减少雨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         D.加快径流速度 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缓解(  ) A.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的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3.北京市通州区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题组二 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下图为某海绵城市的道路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减少地下径流         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         D.减少地表径流 5.下列有关海绵城市道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化带与两侧路面高度保持一致 B.可将路面雨水引入树池进行消纳 C.与路面相比,雨水口一定要下沉 D.人行道要尽可能地采用透水铺装   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的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毫米,该设计能有效地将道路上的灰尘和雨水收集进绿化带。下图为武汉市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题。 6.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  ) A.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B.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C.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气候 D.削减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城市水系统的重构。下图示意海绵城市建设区水转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注:“促进”指海绵城市建设会加强这一水转化过程;“减少”指海绵城市建设会抑制这一水转化过程;“调治”指海绵城市建设会优化这一水转化过程。 1.与不透水下垫面相比,海绵城市水系统(  ) A.大气水转化为土壤水减少 B.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滞后 C.地表水转化为管网水增多 D.管网水转化为地下水增多 2.海绵城市水系统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作用主要是 (  ) A.减弱城市酸雨危害         B.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城市洪涝灾害         D.减少城市污水水量 题组二 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深圳光明新城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植草沟对水循环环节产生正向影响与负向影响的环节分别是(  ) A.蒸发;降水        B.下渗;地表径流 C.蒸发;地下径流      D.下渗;地下径流 4.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增大气温日较差      ②提高地下水水质 ③缓解热岛效应       ④减轻城市内涝 ⑤塑造地表形态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5.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北京市某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如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随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中增强的环节有      _ 、        等。(4分)   建设“海绵校园”还可以采取下图所示各种措施。 (2)请你为自己的学校选择其中一项措施,并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其作用。(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基础过关练 1.B 2.B 3.C 4.D 5.A 6.D 1.B 读图可知,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海绵城市会减缓径流速度,由于土壤中含水量增加,将增加地表蒸发。 2.B 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将雨季的雨水储存起来,并在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