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1942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课件+练习

日期:2025-11-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580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节,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意义,课件
    (课件网) 知识 清单破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知识点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1.内涵 (1)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 (2)实现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3)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消除地区壁垒。 (4)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开发的资源环境代价。 2.类型 (1)区域内部统筹   主要是指区域内部各生产要素和利益群体,通过目标和行动间的协同,实现区域经济、 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区域之间协作:主要是指依托资源互补、产业关联和文化相通等,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 流动,扩大分工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1.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各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2.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 3.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区域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4.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知识点 2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情境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2018年数据显示,天津市GDP年增长率落后于京冀两地,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产业在短期内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层级结构不够合理;北京市和天津市两极独大,河北省城市规模总体偏小,城镇化率不高,城镇化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导致城市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互动与合作。京津冀区域还面临着同其他城市群的激烈竞争。 疑难 情境破 疑难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主要对策有哪些 问题1 京津冀三地如何进行产业分工才能实现优势互补 北京市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天津市利用其现代化制造业的基础 和天然的港口优势积极发展第二产业;河北省充分利用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众多的优势,积 极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并积极发展第一产业,为京津两地提供农副产品。 提示 问题2 为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哪 些措施 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使河北省成为京津人口的疏散地;明确京 津冀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 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交通 网络系统,促进京津冀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强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 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提示 讲解分析 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主要成就:经过多年的调整,特别是一系列重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区域结 构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特点: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及方式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 表现 (3)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主要对策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基础过关练 题组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的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形成双核结构的城市具有互补性,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如广州—深圳、北京—天津。在杭州湾区域内,杭州和宁波形成了双核结构。图1为双核结构简易图示,图2为杭州湾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1.杭州与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地理位置邻近 B.地域文化互补 C.城市区位功能互补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2.杭州—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可以(  ) ①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②解决区域内资源短缺问题 ③加强区域内联系与交流 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协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