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第1课时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下列性质中的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 A.颜色 B.密度 C.挥发性 D.可燃性 2.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有助燃性 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铁有导热性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3.根据下列关于木炭的描述填空。 A.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B.它能燃烧;C.它可用于取暖;D.将木炭粉碎;E.它可用于制火药; F.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木炭燃烧;G.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属于用途的是 ;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 。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4.(传统文化)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开始广泛被使用。以下关于纸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将纸印刷装订成书籍 B.用废纸生煤炉的火 C.用纸写字和绘画 D.节日用纸来包装礼品 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铜片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变黑的探究实验进行改进,操作如下: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加热。由铜片变黑,试管外表面无黑色物质出现可推知,黑色固体不是 。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 有关。 实验二:取一支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取下胶塞后的现象: 。 【结论】 铜片变黑是因为它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 (1)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的目的是 。 (3)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写出金属铜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6.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为什么会变黑 ”属于科学探究中 环节。 (2)“铜片变黑不是火焰中的烟灰附着在铜片上”属于科学探究中 环节。 (3)“铜片变黑可能火焰中的烟灰附着在铜片上”属于科学探究中 环节。 (4)“将铜片放在敞口的试管中加热,铜片变黑”属于科学探究中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数字序号)。 1.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2.用电设备起火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CCl4)的灭火器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气化并覆盖在火焰上。推测四氯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 A.能导电 B.能燃烧 C.沸点高 D.密度比空气大 3.家中的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做饭的能量来源之一,小明同学发现铁锅底部有一层黑色的物质,于是想到,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可能是炭黑,于是,小明用小刀刮下少量黑色粉末,进行点燃。以上过程没有涉及的科学探究环节是( )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获取证据 D.反思评价 4.现有下列叙述:①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②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③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④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③ 5.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