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云识天气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重点聚焦】 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什么? 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识性,如“卷云丝 出卷网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里的比喻分别说明了卷云和卷积云的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比如:还有的像峰峦,像刚川,像雄狮,像奔马……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喻体能够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 【难点突破】 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文章首先从云的形态、变化说起,介绍了云和天 出卷网气的关系,指出看云可识天气,接着介绍了可以通过云的形态、光彩现象来识别天气,最后指出看云识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条理井然地说明事理,并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的。(关键句、段:第二段说明可以根据云的形态识天气,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6自然段首句是过渡句,说明还可以根据云的光彩识天气。 【走进作者】 朱泳燚,江苏省常熟中学特级教师。1960年 出卷网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 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评为首批江苏省名教师。1993年被人民教育-出卷网-聘为特约编审。 【拓展链接】 1.关于天气的谚语 ①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出卷网。②麻雀围食要落雪。③蚂蚁垒窝要落雨。④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⑤鱼跳水,有雨来。⑥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⑦燕子低飞要落雨。⑧龟背潮,下雨兆。⑨泥鳅静,天气晴。 ⑩猪街草,寒潮到。 2.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 ①麦苗盖上棉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②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③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④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自主学习案】 1.字音 峰峦( luán) 预兆(zhào) 出卷网 轻盈(yíng) 冰雹(báo) 弥漫(mí)匀称(yún chèn)崩塌(bēng tā) 笼罩(lǒng zhào) 丝丝缕缕(lǚ)鱼鳞(lín) 点缀(zhuì) 阴森(sēn)绫纱(líng ) 朦胧(lóng)凸起(tū)顷刻(qǐng)谚语(yàn) 圆弧(hú)一霎间(shà) 2.辨析下列字形 薄(báo)(薄脆) 凌(líng)(凌晨) 恋(liàn)(依恋) 顷(qǐng)(顷刻) 簿(bù)(簿册) 绫(líng)(绫纱) 峦(luán)(峰峦) 倾(qīng)(倾倒) 弧(hú)(弧形) 粼(lín)(粼粼) 券(quàn)(证券) 孤(gū)(孤独) 嶙(lín)(嶙峋) 卷(juǎn)(卷云) 狐(hú)(狐狸) 鳞(lín)(鱼鳞)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峰峦:山峰和山峦。 ②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③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④轻盈:本文指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⑤崩塌:崩裂而倒塌。 ⑥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⑦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⑧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⑨变化无常: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4.走进文本 ①为什么看云可以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 答:云是天气的“招牌”,亦即“脸色”,也就是说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可以识天气。 ②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归结课文的行文思路。 晴天云 云 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 度 厚 度 天气征兆 卷 云 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