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9914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1-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177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思维,13.2,政治,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 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二)课标解读 1.引导学生理解超前思维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对常规思维局限的突破,能让人们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事物发展。 2.着重让学生认识超前思维在思考过程中的探索性,不局限于现有认知;以及在结果呈现上的预测性,提前预估事物走向。 3.使学生明白运用超前思维创造性地预测事物发展态势,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主动运用超前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超前思维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是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 3《逻辑与思维》第十三课第二框的内容。超前思维是在学习了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基础上,对思维方法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它与前面的思维方法相互联系,又具有独特性,为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2.从教材整体结构看,本框题承接了第一框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进一步阐述超前思维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意义,是对超前思维知识体系的完善,也为后续学习创新思维等内容奠定基础。 3.教材首先介绍了超前思维的方法,包括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法,详细阐述了每种方法的内涵和运用方式。 4.接着阐述了超前思维的意义,从个人、企业、国家和社会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说明超前思维在规划人生、经营企业、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教材内容逻辑清晰,先方法后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 1.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和规则,这为学习超前思维提供了知识储备。 但超前思维相对较为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超前思维方法时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 2.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他们在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前瞻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难以从长远角度进行思考和规划。 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与超前思维相关的现象,如对未来的规划、对事物发展的预判等,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超前思维的认识较为模糊和感性。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将抽象的超前思维知识具象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通过对超前思维意义的学习,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在制定政策、规划发展等方面运用超前思维的智慧和远见,增强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二)科学精神 1.正确认识超前思维的方法,理解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培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够依据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运用超前思维对事物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和判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公共参与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主动运用超前思维规划自己的未来,提高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超前思维为解决社会问题建言献策,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时政热点:播放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关于气象模型为灾害性天气防御抢出“安全缓冲期”的视频片段。视频中介绍上海推出的 “雨师” 和 “扶摇”两款模型,“雨师”能将预警时效提前15分钟至45分钟,“扶摇” 可将气象预报更新频次从小时级提升至10分钟级,并有望把预警精细程度深入到街镇一级。 提问引导:同学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