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导入新课 01 他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 02 他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03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有《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04 他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出两首诗的节奏和情感,提高读诗的兴趣。 1 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 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抱有收复失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均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诗作有《关山月》《游山西村》《书愤》《示儿》等。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本诗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卷网-1985年版)。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陆游自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年近七旬,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一心想要报效祖国。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āi), 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 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③ 。 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②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③戍(shù)轮台:指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代指边关。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村落里,并不为自己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关。 整体感知———翻译诗歌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⑤冰河入梦来 。 ④夜阑(lán):夜将尽。 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那风雨交加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征战疆场的情景有进入我的梦境中。 整体感知———翻译诗歌 精读细研 1.“僵、卧、孤、村”四个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①“僵”字写年迈衰老;②“卧”字写多病缠身;③“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④“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 精读细———赏析诗歌 2、首句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写出了诗人当时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反衬“不自哀”,表明诗人志向的坚定不移。 精读细———赏析诗歌 3、“尚思为国戍轮台”,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陆游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即使罢官在乡,身体年老衰弱,生活贫困窘迫,他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一生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人肃然起敬。 精读细———赏析诗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点明处境及心态, 直抒报国情怀! 精读细———赏析诗歌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