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 回顾殖民体系建立的历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 ● ● ● 1500 1765年 1860年 1900年 1945年 工场手工业时期 海外贸易黑奴贸易殖民掠夺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二战后 炮舰政策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输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含义 世界殖民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变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所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 时间 阶段 手段 结果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暴力掠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商品输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探究: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二战使英国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损失3000亿美元。学者瓦德奈伊说:“大战降低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日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总之,无论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元气大伤,赤裸裸地武力掠夺已经失效。 材料二:二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入战争,由各殖民地人民组成的参战军队有300多万人,他们甚至远涉重洋,奔赴欧亚非战场,逐渐脱离原来的闭塞的环境和保守的思想传统,对帝国主义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材料三:二战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地位下降,后起殖民势力如美国试图建立新的殖民统治,以瓦解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新一轮的关于殖民地的较量,这也为殖民地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 (1)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迫使宗主国对殖民政策进行调整。 (2)二战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增强,壮大了民族革命力量。 (3)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与斗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材料四:二战后,成立了联合国。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宣言,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自治、民族独立原则,强调立即无条件给予殖民地领土独立,被称为“非殖民化宣言”。很多国家就是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直接帮助下获得独立的。 材料五: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六:西方国家为了满足其战争的需要和追求高额利润,扩大了在亚非拉一些国家的投资,发展了采矿业和加工工业,从而导致了这些地区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例如,战后非洲工人的总人数,由战前的800增加到1300万。 (4)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5)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6)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和阶级条件。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用“唯物史观”分析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加速器: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国家的势力 培养力量: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得到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