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6922

11.1 功(课件)(共22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5-11-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213512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课件,22张,PPT,人教,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功 学习目标 1.掌握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 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计算。(重点) 大功一件 马到成功 论功行赏 功德无量 歌功颂德 劳苦功高 建功立业 功可以表示为“贡献”“成效” 一、力学中的“功”和生活中的“功” 新课讲解 小车向右匀速直线前进,则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F支 G F引 f F支 G F引 f 那个力对小车运动有“贡献” F拉 F拉 h F拉 S 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注意: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相反时,我们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做功吗? F 0 S 0 > = 冰壶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F = 0 s ≠ 0 讨论下列现象做功否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F 必要因素 s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 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垂直无功) 无力有距离(不劳无功) 焦耳简介:焦耳(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对科学的贡献: 1.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 2.温度的绝对尺度; 3.发现了导体有电阻、通过导体电流及其产生热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常称的焦耳定律。 国际单位制中,功和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w--功--J(焦耳) F--力--N(牛顿) S--距离--m(米) 力的方向 作用在物体上 1J的物理意义 1 J=1 N · m 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例 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功的计算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力无距离 有距离无力 力与距离垂直 W=Fs 课堂小结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A √ ×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 × 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推力已消失 s = 0 随堂训练 2. 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 N的力,将10 N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 m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 A.750 J B.300 J C.450 J D.0 D 3.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 s - t 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W1>W2 B. F1=F2,W1>W2 C. F1=F2,W1<W2 D. F1<F2,W1<W2 B 两次均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F拉与 f摩是一对平衡力 s1 > s2 F1 = F2 W1>W2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方式不仅施工效率高,还能大幅降低能耗,避免现场粉尘、泥浆等的污染,实现绿色施工。g取10 N/kg。 (1)把质量为1.5t的构件匀速提升到30m高的楼顶,竖直向上的拉力做了多少功 (2)依据需要,又将这个构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3 m。在水平运动阶段,竖直向上的拉力又做了多少功 解: (1)构件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构件所受的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F=G=mg =1.5 x103kgx10 N/kg=1.5x104N 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30m 所以,拉力做的功W=Fs=1.5 x104Nx30m=4.5x105J 功的计算 二 (2)拉力的方向竖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