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动与静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掌握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掌能通过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观察如图所示的运动,说说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日出日落 蜗牛缓慢爬行 滑冰运动员你追我赶 形形色色的运动 它们的共同特点: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变化。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缩短 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运动高度在变化 位置的变化包括: (1)相对一个物体的距离的变化。 (2)相对一个物体的方位的变化。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2.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除机械运动外,运动还有多种形式,如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 奔腾的江水 飞翔的海鸥 天体的运动 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觉前面车辆慢慢后退。会车时却感觉对方车辆速度很快的冲过来。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事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中,感觉路边的树木高速后退,而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 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 参照不同 思考: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依据是什么? 火车运动 车厢里的人静止 窗外景物运动 火车 相对于 位置变了 车厢里的人 相对于 位置不变 窗外景物 相对于 位置变了 地面 座椅 火车 运动 静止 运动 标 准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①排己性: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因为若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则它永远是静止的。 ②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它是静止的。 ③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习惯上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知识点二:参照物 3.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 一选取: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研究: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三判断: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乘坐动车时,我们常常会有如图所描绘的体验。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相对静止 2.静止是相对的。 3.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 说一说图甲中的人与图乙中的受油机,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静止的。 甲 人乘坐自动扶梯 乙 加油机对受油机进行空中加油 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人与自动扶梯都是运动的,且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相同。 人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斗机都是运动的,且方向和快慢都相同。 图中的战机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山为参照物。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思考:古诗词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判断物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