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65175

第十五章 实践探究雷电的奥秘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6507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五,九年级,2024,科版,物理,学年
    十五章 实践 探究雷电的奥秘 问题缘起 雷电是自然界常见的静电现象,雷电是怎样产生的?雷电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下面,我们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探究. 活动方案 任务一: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调查我国历史上关于雷电的记载和预防雷击的措施. 1.关于雷电,我国古代的著作里面有关这方面的记载: (1)《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其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 转移 ,这种现象叫 摩擦起电 . (2)《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 导体 ,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 绝缘体 ,所以仍保持原样. 任务二:调查学校建筑和家庭住宅采取的预防雷击措施. 2.我国古代建筑上的角形铁制装饰物(如图),除具有美观的作用外,在雷雨天也有预防 雷击 的作用. 第2题图 交流评价 3.观察如图所示的雷电发生时的情况可知,雷电极易发生在地面上的凸起物与低空云层之间.这对我们预防雷击有什么启示? 第3题图 答:由于雷电极易发生在地面上的凸起物与低空云层之间,要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不要在大树下避雨等. 4.2020年8月10日,上海出现一波强降雨加强雷电天气,东方明珠塔虽被闪电击中(如图),电子由大地通过避雷针不断向空气中释放而毫发无损. (1)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剧烈的 放电 现象. (2)避雷针放电时,瞬时电流的方向是 从云端到大地 (选填“从大地到云端”或“从云端到大地”). 拓展研究 5.若某次雷电释放了4.2×109 J的能量,若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则可使质量为 2×104 kg的水从0 ℃升高到 50 ℃.[c水=4.2×103 J/(kg·℃)] 本章实验突破  实验1: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 电路连接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2)电流表与被测电路 串联 ,电流正进负出;(3)连接电路前,需对电流表进行 调零 ;(4)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试触) 实验数据 记录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 实验分析 (1)电流表指针异常偏转的原因:①闭合开关前指针不指零,说明电流表需要 调零 ;②指针偏转幅度过小,说明量程选择 过大 ;③指针偏转过大或超出最大刻度,说明量程选择 过小 ;④指针反向偏转,说明 正负接线柱接反 . (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的目的: 寻找普遍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例1】某小组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断开 状态,电流表应 串 联在被测电路中. (2)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闭合开关,发现两个小灯泡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B (选填字母代号). A.某段导线断开 B.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C.某个小灯泡被短路 D.电流表被烧坏 (3)排除故障后,实验小组继续完成实验,小红认为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拆、装电流表很不方便,请你提出一个改进措施: 在电路中多接入几个电流表,分别测量不同位置的电流 . (4)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图乙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丙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某次测量数据如表所示.小红认为从这组实验数据中就可以得出结论:①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明则认为实验存在偶然性,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