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66205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摇船调》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4014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2课,摇船调,教学设计
  • cover
第2课 美妙童音 《摇船调》教学设计 教材:人民音乐-出卷网-三年级下册 课题 摇船调 学科 音乐 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很喜欢的歌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拍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的一开始的四个乐句采用了第一、三乐句的旋律的完全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歌曲一、二段采取问答的形式,十分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的活泼、欢快的情景。紧跟着歌曲又加入了三小节的衬词和一小节的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也强,他们对音准的把握、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方面相对比二年级要好很多,大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他们对音乐基本要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审美感知:在学唱歌曲中,感知童稚、风趣和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小儿猜谜、游戏和逗趣的种种乐趣。 艺术表现: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摇船调》。 创意实践:在聆听、律动、模唱中感受、体验问答式民歌风格特点,在练习、合作、创编中体验、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 文化理解:在歌曲聆听、老师介绍中初步了解台湾风景人文,从而更近距离体会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体会歌曲所传达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难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钢琴、节奏棒等小乐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美妙的音乐课即将开始!请大家坐坐好! 生:调整呼吸和坐姿。 调整呼吸和坐姿是歌曲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导入前师提出这个要求一方面是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做准备,另一方面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调整他们的学习外像状态,通过肢体动作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内在注意。 二、情境导入 1.民歌欣赏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听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师演唱《阿里山的姑娘》) (1)师:谁听出来我刚刚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呢?你能根据歌名猜一猜吗? (2)师:对,你们的知识面可真广!阿里山在我国的台湾省,这是一首台湾民歌! (3)师:你们看歌词,哪一句歌词最特别呢?对,“那依奴娃,那依呀那呦喂”,这是歌曲中的衬词,衬词是民歌的一大特色,它带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和口语特点。比如我们安徽的《凤阳花鼓》(师范唱) 1.生:聆听 2.生:思考并回答 课前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导入通过教师演唱民歌来学生的注意力及增加学生对民歌的了解,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也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做好准备。 三、新课教学 师:你们知道吗?在台湾当地啊还流行着一首民歌叫《摇船调》,它是一首一边划船一边演唱的歌曲。你们听他们划船时的心情怎么样?速度又如何呢?(师播放歌曲) (1)师:你们可真聪明,之前我们了解了歌曲的衬词,你们能找一找这首歌曲中的衬词吗? (2)师:你们的反应可真快,对了,就是这三小节,我们来唱一唱!(师弹琴) (3)师:台湾劳动人民在唱这几句时还在干什么呢?对,在划船呢,谁能来示范一下划船的动作?你的模仿能力可真棒!你们看我来划船!我们一起来划一划!我们一起边唱边划! (4)师:我发现有个别同学划船时软绵绵的,声音也很弱!你们说这个地方我们应该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