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70618
1.3 测量:长度的测量 第1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72318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测量
,
八年级
,
物理
,
初中
,
2024
,
科版
(
课件网
)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3节 测量:长度的测量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请回答: (1)左图:紫色的线弯曲了吗?(2)右图:橙色线段哪段更长? 同学们都听说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俗语。那么“眼见真的为实”吗?请观察上面图片。 2.做一做: (1)请你的同桌站起来,你目测她的臂展(两臂侧向最大限度地水平伸展时,两中指指尖间的直线距离)与身高的大小关系? (2)实际测量一下,看看结果一样吗? 身高与臂展的比较 学习目标 (3)测量: 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可见,我们仅凭感官判断并不一定正确。为了科学、准确、便捷地获取信息,人们逐渐学会借助工具进行测量。 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2.知道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1. 测量单位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2. 国际单位制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 “步”:我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以他的左右脚各走一步来订为长度单位,称为“步”。 “腕尺” :古埃及人用“腕尺”作为长度单位,但腕尺的标准常常是不一样的。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3.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长度的单位是米(metre),符号是m。 (2)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3)单位换算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4)长度单位换算技巧 数值不变,乘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如图所示: 是把25.68 cm换算为0.2568m的过程。 25.68 cm 数值不变 原单位 目标单位 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 的进率 1cm=10-2m = 25.68 × 10-2 m = 0.2568 m 4.长度常用测量工具 (1)常用测量工具 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有卷尺、刻度尺、游标卡尺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a)刻度尺 (b)卷尺 (c)游标卡尺 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精密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 螺旋测微器 游标卡尺 激光测距仪 (2)刻度尺的量程与分度值 ①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它决定着一次能测出的最大值。 ③分度值: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量程 0~15cm 分度值1mm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0~15cm 0.1cm 思考: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计量时间的? 交替的昼夜 变化的四季 知识点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学习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时间的单位: (1)基本单位:秒(s) (2)常用单位: ①比秒大的:时(h)、分(min) ②比秒小的:毫秒(ms)、微秒(μs)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单位进率: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学习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单位换算方法: ①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②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③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④单位使用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五章 凸透镜成像实验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025-10-06)
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025-10-06)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应用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025-10-06)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025-10-06)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基础规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025-10-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