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4604

【章节考点培优】二、透镜-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885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册,答案,2024,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 cover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苏科版(2024)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二、透镜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凹透镜的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经过凹透镜的光都不可能会聚为一点 B.只有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才会有发散作用 C.对正对着另一侧焦点的光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是一个凹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C.光线无论通过凸透镜还是通过凹透镜,光路都是可逆的 D.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 3.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  ) A.焦距较大的凸透镜 B.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C.焦距较大的凹透镜 D.焦距较小的凹透镜 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烧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墙壁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C.只将烧瓶向右移动,墙壁上可成清晰缩小的像 D.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墙壁上烛焰的像会向下移动 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 C.从镜子里看到的“萌娃”是由光反射形成的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辨别纸币的真伪 6.对以下四种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图甲现象说明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 B.图乙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图丙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图丁现象说明红色玻璃能使光的强度增加 7.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墙上出现手影———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B. 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C. 如图:平行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光由空气射向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 如图:小泽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泽———反射时光路可逆 8.“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手影”游戏,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河边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②倒影—光的折射 ③电影—凸透镜成像 ④杯弓蛇影—光的折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小林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且折射后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 C.甲透镜的焦距更短,其折光本领较乙透镜弱 D.同一凸透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红光和紫光测其焦距分别为f1和f2,则f1>f2 二、填空题 11.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你有几种方法可以把它们判断出来? 方法一:     方法二:     12.某款人形机器人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安装在腹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远处的物体成倒立、   的实像.该机器人跑步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   有力的作用.以并肩运动的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