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4635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372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教科,第一,整体,微小世界,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教科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1单元《微小世界》 单元主题 微观探秘家———解锁看不见的生命密码 课时安排 8课时 一、单元主题 微观探秘家———解锁看不见的生命密码 二、单元大情景 “微观世界科研所”实习计划 学生化身“实习科研员”,加入校园微观世界科研所,通过七项任务探索微观世界: 1.任务1:光学装备部(《放大镜》《怎样放得更大》) 2.任务2:细胞实验室(《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3.任务3:微生物调查科(《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终极挑战:发布《微观世界探索报告》并举办“微生物与生活”科普展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 5.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2 微生物的种类与作用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②解释工具进步对科学认知的推动作用; 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辩证关系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放大镜》《怎样放得更大》《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微生物与健康》这7课内容。 《放大镜》核心内容为认识放大镜的结构(凸透镜)及功能(放大物体图像),探究放大倍数与镜片凸度的关系。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文字、昆虫等,绘制放大后的图像;对比不同凸度镜片的放大效果。 《怎样放得更大》核心内容为通过组合凸透镜自制简易显微镜,理解显微镜的发明原理(两个放大镜叠加)。并尝试用两个放大镜制作简易显微镜,观察花粉或盐粒等微小物体,体验放大倍数的提升。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核心内容为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观察日常微小物体(如头发、纸纤维),区分肉眼与工具观察的差异。并对比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下的物体细节,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工具进步的意义。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核心内容为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撕取洋葱表皮、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核、液泡)。并尝试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绘制细胞结构图,建立“细胞是植物基本单位”的概念。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核心内容为拓展观察多种生物细胞(如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花粉细胞),对比动植物细胞的异同(有无细胞壁、叶绿体)。并尝试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比较其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归纳细胞共性(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为核心内容为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衣藻),理解微生物的运动、摄食等生命活动。并采集水样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记录微生物形态及运动方式,分析其生存环境。 《微生物与健康》核心内容为探究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如酵母菌发酵、病毒致病),学习卫生防护方法(如勤洗手、消毒)。并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洗手对减少微生物的效果,讨论微生物在医药(青霉素)、环保(分解垃圾)中的应用。 这7课之间按照递进式的关系排列组合: 1.工具认知层(课1-3): (1)从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逐步提升观察工具精度。 (2)目标:掌握工具使用方法,理解“工具进步拓展观察边界”。 2.结构探索层(课4-6): (1)从植物细胞(洋葱)→动物细胞(口腔上皮)→微生物(草履虫),由简到繁认识生命结构。 (2)目标:建立“细胞是生物基本单位”的观念,发现生物多样性。 3.应用拓展层(课7): (1)关联微生物与人类生活,辩证分析其利弊,培养科学社会责任。 (2)目标: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健康防护意识。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理解放大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 描述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3. 解释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辩证关系 科学思维 1. 通过对比实验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