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新版 九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九上语文情境课堂教学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三单元 长沙过贾谊宅 目 学习目标 壹 知识必备 贰 整体感知 叁 细读感悟 肆 课堂小结 伍 录 贾生 李商隐 (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七绝·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今天一起来学习刘长卿的咏史怀古诗《长沙过贾谊宅》,看看他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余秋雨 1.结合历史背景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意境,品读重点句领会作者孤独寂寞、痛苦惆怅的情感。 重点 刘长卿(?—789),字文房,汉族,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 后迁居洛阳,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简介 咏史怀古诗 题材特征:以登高望远、咏怀古迹、咏叹史实等为抒写对象。通过借古讽今、借古喻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吊古伤今的目的。 总体特征:借景物或历史事件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知识链接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划分朗读节奏 zhé qī bó huàn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停留,居留。 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指汉文帝刘恒。 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理解诗词大意 贾谊被贬至此地居留三年,万古以来,只留下了客居楚地的悲哀。我在秋草中独自追寻着你留下的陈迹,只见斜阳映照着寒林。汉文帝有道对你恩情犹薄,湘水无情,怎知你凭吊屈原的伤怀?江山寂寞,枯木摇摆,落叶飘飘,可怜你为何被贬到此地! 1. 首联中一个“悲”字有何表达效果? 一个“悲”字直贯全篇,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自己被迁谪的悲苦命运。 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中“独”“空”有何表达效果? “独”字表现出诗人对贾谊的景仰和难掩的孤独落寞。 “空”字营造出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感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 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描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秋草”“寒林”等景物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4.“汉文有道恩犹薄”有何言外之意? 运用反语、双关修辞,“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庸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 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诗人自己的痴心。 5. 尾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怜君”是在“怜”谁 尾联勾勒出一幅荒村日暮图,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 不禁让人想到荒村日暮,江山衰微、人事飘零,饱含着作者对贾谊不公遭遇的控诉,对屈原贾谊命运的同情。 仅仅是在“怜”屈原贾谊吗? 背景资料 这首诗与诗人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故居。相似的遭遇,使诗人伤今怀古,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