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915

广西桂林市雁山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3 爱莲说(学生版)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131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广西,学生,爱莲,导学案,桂林市,语文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主备人:秦春香 备课组:语文组 审核人: 班 小组 姓名: 编号: 雁山中学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题: 《爱莲说》 课型:新授课 时间:两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作用。 2、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 3、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一、【预习导学】 1、关于作者 《爱莲说》作者( ),( )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 )。他是( )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有《周元公集》。21教育网 2、关于“说” “说”是古代一种既 出卷网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21cnjy.com 3、字音字形。 周敦颐( )( )甚蕃( )淤泥( )濯清涟( )( )不蔓不枝( )亵玩( )焉 隐逸者( ) 噫( )鲜有闻( ) 二、【合作探究一】 (一)翻译句子,解释重点词。 1、之: 甚蕃: 2、独: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一词多义。 水陆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花之隐逸者也(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香远益清( ) (三)、古今异义词。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古义: 今义: ) 亭亭净植 植(古义: 今义: ) 宜乎众矣 宜(古义: 今义: ) (四)、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 (五)、下面成语中黑体字在课文中都出现过,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无独有偶( )鳏寡孤独( )寡廉鲜( ) 屡见不鲜( )玩物丧志( )玩世不( ) 老当益壮( )精益求精( ) 三、【合作探究二】 背诵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 2、这一段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3、周敦颐爱不爱菊花,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4、 “我”爱莲花什么呢? 5、具体说说莲具有哪些君子般的品德?21世纪教育网 6、通过议论,以花喻人的语句是? 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本文的核心句) 8、作者借菊、牡丹、莲表达什么意思? 9、作者对“爱莲”“爱牡丹”“爱菊”者的态度分别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有什么言外之意? 11、具体说说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四、课外积累。 1、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莲、菊、牡丹的诗句呢? 莲: 菊: 牡丹: 2、请写出5个以上莲的别名。 五、讨论探究。短文表面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