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9208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延安的故事》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1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610835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延安的故事,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说山西好风光》第4课时《延安的故事》 【教材分析】 《延安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进三秦颂延安》第4课时唱歌课。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延安成为了无数革命者的精神家园和奋斗基地,这里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延安的故事》这首歌正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和铭记那段伟大的历史。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和探索音乐,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三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维持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间的音乐基础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音乐的乐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歌曲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力,让学生体会到歌曲中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和革命情怀。 (二)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让学生学会准确演唱《延安的故事》,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音准把握和情感表达,能够运用恰当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生动地展现歌曲的内涵。 (三)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再创作,加入简单的乐器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介绍延安的历史背景、革命故事以及延安精神的内涵,使学生了解歌曲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悉歌曲旋律,能够流畅、准确地演唱歌曲。 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 (二)教学难点 1.把握歌曲中情感的变化,通过演唱将不同段落的情感细腻地表现出来。 2.在创意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将革命文化元素与现代音乐创意相结合,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延安革命历史的纪录片片段,画面中展示延安的窑洞、革命纪念馆、当年的战斗场景以及延安人民积极参与革命建设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延安的历史风貌和革命氛围。引导提问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你们对延安这个地方有多少了解呢?” 预设: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对延安的认识。) 教师:引出课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然后说:“今天,我们要通过一首歌曲《延安的故事》,进一步走进延安,去聆听那些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动人故事。书写板书《延安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接下来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歌曲) 预设: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教师:通过聆听,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是中速、深情地,这首歌以“延安精神”为背景创作的,旨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