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9492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633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节,人类,面临,主要,环境,问题
  • cover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材分析】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讲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讲述“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讲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本节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先从人地关系开始,然后是环境问题类型及原因,最后通过“思考”问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环境问题的表现:教材先用图表的形式展示环境问题及其表现,然后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最后通过活动“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的产生。 综合思维: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地理实践力: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 环境问题的成因。 2. 运用不同区域实例或资料,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地球写给人类的独白》视频 提出问题:视频展示了哪些环境问题? 思考、积极回答 激发学生求知欲 过渡 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呢?又是如何产生的? 新课教学 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1.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阅读教材P96—P97第一节内容及下图。 任务1:图中箭头①②、③④、⑤⑦、⑥⑧分别表示的含义。 教师总结 ①②: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 ③④: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三废”等形式排入环境。 ⑤⑦: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⑥⑧: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馈。 思考、回答、认真听讲。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渡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此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基本没有环境问题。 目标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任务2: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①②、③④环节分别存在什么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分别有哪些? ①②:过度索取物质和能量 索取>恢复 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 ③④:过度排放废弃物 排放>自净 环境污染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总结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做笔记 锻炼学生读取和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思辨能力 【合作探究1】: “分析漳河水污染形成原因”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97,图5.3,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漳河水污染的形成原因) (教师总结、补充) 案例: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教师描述,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合作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过渡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目标二: 环境问题的表现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有哪些。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目标二的任务。 1.主要环境问题及表现 任务1:用表格的形式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原因。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城乡差异 任务2:结合教材内容以及生活所见,总结乡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