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2753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共40张PPT,3个内嵌视频)

日期:2025-11-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618175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体会,认识,发展,历程,40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十课 第二课时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新课导入 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向人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袋子里挤出的溶液会形成一个液体球,当球体与沾了结晶核的毛根碰触后迅速变成“冰球”。王亚平解释到,在微重力环境下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碰到一丁点的晶体,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从而变成了一个“冰球”。 思考: (1)你见过“冰球”吗?你见过发热的“冰球”吗? (2)从观察结晶球形成实验到知晓其中的原理,体现了认识经历了何种过程? 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逻辑思维规则 辩证思维方法 思维 意识 理性认识 广义 狭义 逻辑学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广义 狭义 方法 运用 狭义逻辑学 《逻辑与思维》 科学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逻辑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把握辩证分合 理解质量互变 推动认识发展 辩证思维 分析与综合 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适度原则 辩证否定 认识发展历程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八课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理解认识从“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 2.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感性具体的含义和局限性,正确认识思维抽象的含义和环节,理解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关系。 2.公共参与:积极思维、科学思维,实现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升华。 人的认识发展的历程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议题一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议学活动 思考:(1)在这个实验中,你看到的直观现象有哪些? 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向人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袋子里挤出的溶液会形成一个液体球,当球体与沾了结晶核的毛根碰触后迅速变成“冰球”。王亚平解释到,在微重力环境下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碰到一丁点的晶体,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从而变成了一个“冰球”。 1.感性具体 感性具体的含义 01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感性具体的局限性 02 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拓展认知】 第一印象主要为感性具体,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不一定具有可靠性。 思考:(2)在这个实验中,如何克服感性具体的局限? 议题一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议学活动 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向人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袋子里挤出的溶液会形成一个液体球,当球体与沾了结晶核的毛根碰触后迅速变成“冰球”。王亚平解释到,在微重力环境下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碰到一丁点的晶体,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从而变成了一个“冰球”。 思维抽象的含义 01 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思维抽象的目的和内容 02 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 内容: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 例如:小明是一个中学生。因为已经舍弃了小明在性别、年龄、籍贯、性格等许多方面的属性,剩下的只是他作为“中学生”的这种规定性。这就是一种思维抽象。 在微重力环境下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碰到一丁点的晶体,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从而变成了一个“冰球”。 2.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