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7423

名著导读(二) 《水浒传》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96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名著,导读,水浒传
  • cover
(课件网) 名著导读(二) 《水浒传》 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 生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就此开展了“好汉的共性和个性” 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阅读下面选文片段,回答以下 问题。 【片段一】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 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 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 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片段二】 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 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 厮又做甚么 ”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1)片段表现了两位好汉怎样的共性特点 答:                        疾恶如仇、脾气火暴(鲁莽急躁)。 (2)他们的个性是什么 请分别加以概括。 答:                              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李逵:头脑简单、直接 率性(爱憎分明)。 解析 (1)【片段一】讲述的是鲁达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 镇关西的情节;【片段二】讲述的是假宋江、假柴进强抢民 女,李逵误以为真后大怒,大闹忠义堂的情节。据此可知,二 人都疾恶如仇、脾气火暴。 (2)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走时故意说镇关西诈死,可见他 粗中有细。李逵听到刘太公说是宋江把他女儿抢去了,不辨 真假,直接拿斧子砍了杏黄旗,还要砍宋江,可见他头脑简单。 2.在名著《水浒传》研读课上,有同学 说:“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梁山好汉既是英 雄,也是侠士,他们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针对这一 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参与其中,补全下面讨论 记录中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 珂欣: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为人仗义、扶危济困,从宋江的几个 绰号中就可见一斑:“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特别是(1) “     ”这个绰号。 皓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水浒传侠义精神最基本的表 及时雨 现。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我都会唱:“路 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鲁智深便是侠肝义 胆,生活中“路见不平”就出手,比如说:(2)              。(简述一个符合语境的故事情节) 佳琪:书中所谓好汉们,或是遭到迫害被“逼”上梁山,或是 “犯事”之后逃上梁山,称其为侠言过其实。比如说劫法场 那一章,李逵不管敌我,排头砍去,滥杀百姓,在看似行侠仗义 的行为背后,却也体现出对生命的漠视。 我:是啊,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水浒传》中所表现出的侠义精 他为解救金氏 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 神,(3)                              (示例)小说中大多数英雄好汉为人仗义、扶危济困,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但也有一些梁山好汉既是侠 客义士,又有明显的强盗气息,有滥杀百姓、以暴抗暴的行 为。我们在阅读这部名著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1)《水浒传》中宋江有许多名号,“及时雨”这个绰 号最能体现宋江扶危济困的形象特征。 (2)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有:为解救金氏父女拳 打镇关西、为救被强盗强抢的刘小姐大闹桃花村、为替死 者超度火烧瓦罐寺、为救被陷害的林冲大闹野猪林等。 (3)辩证地看待《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就要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次早起来,吃了早饭,阮家三弟兄分付了家中,跟着吴学究,四 个人离了石碣村,拽开脚步,取路投东溪村来。行了一日,早 望见晁家庄,只见远远地绿槐树下晁盖和刘唐在那里等。望 见吴用引着阮家三弟兄,直到槐树前,两下都厮见了。晁盖大 喜道:“阮氏三雄,名不虚传。且请到庄里说话。”六人却从 庄外入来,到得后堂,分宾主坐定。吴用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