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 单元(或主题)名称 第六单元 “观察与批判”小说大单元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本单元对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改)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以“学会批判性思考”为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有关社会的体验和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 根据课程标准的课时规定,结合教材编写特点,第六单元分为4个课段9-10个课时。 单元(或主题)教学内容分析 个人修改批注 一、教学价值分析 本单元所选五篇销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反映社会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阅读这些小说,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一些诗词和小说,对这些文体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文学鉴赏能力还远远不够。上课时有些学生兴趣很浓厚,可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不重视,上课比较懈怠。因此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全体学生,设置梯度问题和多样化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所选的古今中外小说,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思想底蕴,领会小说这一体裁的认识和教育价值,获得独特审美体验。 2.进一步了解情节、人物、环境等小说要素,理解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感受古今中外小说多样的创作风格。 3.鉴赏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语言,认识场面、肖像等描写的作用,分析小说中伏笔与照应等手法的运用。 4.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其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读书积累和写作心得,反复咀嚼,深化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理解。 四、单元课时分配 课 型课 时教 学 任 务第一课段第1、2课时粗读文本,梳理人物和情节第二课段第3-6课时主题阅读第三课段第7-8课时比较阅读第四课段第9课时阅读促写 单元(或主题)教学目标 个人修改批注 第一课段:粗读文本,梳理人物和情节 (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通读五篇课文,梳理关键字词,掌握文言篇目的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 2.了解文学常识与文本大意,梳理基本人物关系与主要情节脉络。 【教学重难点】 1.梳理关键字词,掌握文言篇目的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 2.梳理基本人物关系与主要情节脉络。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阅读过许多小说作品,小说里的有些经典形象可能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头脑中,在本单元中,我们还将遇到一批性格鲜明、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 1.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开展“字词排雷大作战” 本单元选取的小说横跨古今中外,在语言上有着自身特点,阅读时需参考课文注释和“学习提示”,保证文言篇目的字词能全部理解。对于翻译作品、古白话小说中不熟悉的字词、语句要随时注意圈点,还要注意字音、停顿。可个人,可小组合作。 2.学习活动二:理解文意,梳理人物和情节 请同学快速阅读五篇小说,要求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获得初步阅读感受,并完成下面的初读理解表: 3.作业 整理自己的初读困惑,在课后进行讨论交流。 第二课段:主题阅读 (第3-6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中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理解祥林嫂形象特征的丰富性,学会根据文本内容探究人物形象的发展与变化。 2.通过分析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理解主要人物林冲的形象特征和形象变化。 3.深入分析祥林嫂受迫害致死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4.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