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2407

篮球原地运球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38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 cover
篮球原地运球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篮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球类活动内容,本次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一小学一年级学生,此年龄段的孩子对篮球技术还未形成基本概念,故本节课特设置了“篮球宝宝”的成长情境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篮球的运球技术,让学生在生动而丰富的篮球游戏活动中为以后高年级的篮球技术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初步掌握运球动作要领。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运球的部位。 难点:手脚配合协调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六、练习效果 平均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10—120次/分;练习强度适中 《小篮球(原地多种姿势拍球)》 教学 内容 小篮球(原地多种姿势拍球) 重点 难点 1、正确掌握运球的部位 2、手脚配合协调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 目标 1、认知与技能:初步了解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原地运球能力,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练习,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我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一、常规教学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3、注意安全事项。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绕篮球场慢跑2圈 2.徒手操 3.球性练习 1、学生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2、做操动作认真、到位。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跑动路线 4 小 基本部分 一、 认识“球宝宝” 1、头、腰部绕球 2、抛接球 3、击掌接球 4、地滚球 二、“球宝宝”学走路 1、原地拍球10次 2、原地拍球30次 3、原地拍球50次 三、带球宝宝郊游 1、多种姿势运球教学、示范、练习:①蹲着运球(钻山洞) ②弓步运球(跨小沟) ③抬腿胯下运球(越栅栏) ④高运球(爬小山) 四、两人或多人自由合作练习 1、跟着老师一起做球性练习。 2、动作到位不掉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教师重点讲解示范拍球时手腕以及手掌动作要领。重点强调:用手腕带动手指把球往下压。(以右手为例) 2、学生模仿练习,体验拍球动作。 3、男女生比赛,看谁的球宝宝走“稳”,不容易摔倒。 4、 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 5、尝试用左手运球。 1、教师通过“球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启发学生做各种姿势的运球练习。重点强调:保护好自己的“球宝宝”,不要让“球宝宝”受到伤害。 2、学生根据教师的启发、示范、引导进行练习。 3、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1、教师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两人或多 人自由合作练习。 2、手控制球较稳,运球手型基本正确。 3、教师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4、分组比赛,看谁的宝宝走得最好。 5 8 8 4 中 中 中 中 强度 五、游戏: 1、“1、2、3”木头人 规则:老师在前面喊口令“1、2、3,木头人,不许笑来不许动”然后回头看学生,谁动就到一旁做原地运球,直至最后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