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3765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56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估测,试卷
  • cover
期末评估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5沧州月考改编)咸丰十年八月二十八日宝鋆上奏:“二十日夜间,遥见西北火光冲天,奴才等不胜惊骇,唯当时深夜,恐其乘势攻城,不敢开门往探。至二十三日,惊闻二十二日酉刻夷匪闯入圆明园,奴才等闻信之下,曷胜愤恨。旋于二十五日夷匪由园退回,当即委派司员前往探听。随据禀称:园内殿座,焚烧数处……”这段材料应出自 (  ) A.《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纪实》 C.《辛亥革命资料丛刊》 D.《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日记与回忆》 2.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图一相比,图二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                图一       图二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3.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见下图)。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 李云:我接台湾巡抚来电,闻将让台湾,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 伊云:听彼鼓噪,我自有法。 李云: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 伊云:我亦闻此事。 李云:台民戕官聚众,视为常事,他日不可怪我。 伊云:中国一将治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 A.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割占台湾 B.清朝官员为虎作伥加速台湾沦陷 C.台湾已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D.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 4.运用表格梳理重大史事、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是重要的学史方法。以下表格内容表明 (  ) 时间 1840—1842年 1865—1878年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侵略 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占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抗 三元里人民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 A.列强侵略势力伸向我国西南地区 B.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C.统治阶级对救亡图存的不断探索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2025北京期末)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 时间 史事 1911年10月—1912年 江西九江独立,江西军政府成立,中国同盟会会员李烈钧任都督 1911年10月29日 山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组成山西军政府 1911年10月30日 云南发动起义,组成云南军政府,蔡锷为都督 1911年11月初 上海军政府成立 A.腐朽的清政府的灭亡 B.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 C.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D.武昌起义产生的影响 6.右图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的照片。其中最高处的标语为“国民大会”。5月7日,上海各学校各团体代表2万余人于西门外公共体育场召开国民大会,要求北洋政府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显示了 (  ) A.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作用 B.民族危机下群众自发地参与维护国权 C.新文化运动已经影响到社会多个阶层 D.无产阶级在运动中表现出了坚强斗志 7.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图片展”,小琳同学找到了一幅《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图片。它应该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 A.全面抗战 同仇敌忾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D.国共对峙 烽火绵延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下列表述与“定型”相匹配的是 (  )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D.正式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9.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画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国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