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全物理同步课件 教(自)学课件 (沪科新版八年级 全 2025年秋沪科新版八上物理情境教学课件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物理观念 通过测量、估测及阅读,了解物质世界的一些长度和时间的尺度,形成初步的时空观. 科学思维 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实验中,体会测量实际上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科学探究 通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掌握刻度尺和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备获取证据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经历测量的过程,体会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具有减小实验误差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如何与人合作. 重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长度的估测. 同学们都听说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俗语. 那么“眼见真的为实”吗? 观察右图,图中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我们 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通常,我们用感官感知世界,但仅凭感官判断却不一定正确. 为了科学、准确、便捷地 获取信息,人们逐渐学会借助工具进行测量. 请观察课本P20图1-22,目测此人臂展和身高的大小关系,然后测量进行验证. 在古代,人们会利用身体某些部位或身边的物品作为工具进行测量,并将其作为确定的长度单位. 由于测量单位不一致,会给彼此间的交流带来很大不便.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测量单位. 身高 臂展 指宽 足长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步距 其他单位:千米 (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基本单位:米(m). 1 km=_____m=_____m 1 dm=_____m=_____m 1 cm=_____m=_____m 1 mm=_____m=_____m 1 μm=_____m 1 nm=_____m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dm cm mm nm μm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 10 10 10-1 10-1 10-1 1 000 103 0.1 10-1 0.01 10-2 10-6 0.001 10-3 10-9 长度的单位: 1. 单位换算: 2. 单位换算方法步骤 数值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 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0.58 μm=0.58×10–6 m=5.8×10–7 m 数值不变 单位换算 科学记数法 进率相乘 12.5 mm= m= m 12.5×10-3 0.012 5 519.98 cm= m= m 519.98 10-2 × 5.199 8 520 μm= cm = cm 520×10-4 0.052 例 请将下列数据的单位换算一下. 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1960 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根据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的规定,光在真空中 s内所经过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 m. 为方便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人们常采用科学计数法.例如,把 1 000记为1×103,把0.01记为1×10-2. 拓展一步 直尺、卷尺、游标卡尺统称为刻度尺,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为了准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直尺 卷尺 游标卡尺 长度的测量工具 3.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0~8 cm 1 mm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0 1 2 3 4 5 6 7 8 cm 认识刻度尺 测量工具最小刻度的间隔叫分度值,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 不同情况下,人们对测量结果精确度的要求并不相同. 当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如:借用人体标尺来估测物体长度等. 1 cm 50 cm 10 cm 15 cm 65 cm 160 cm 长度的测量 4. 50 cm 中学生的人体标尺 (1)某同学的身高为1.67____ (2)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9_____ (3)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0____ (4)一支钢笔长度约为15_____ m dm mm cm 例 估测下列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5)课桌的高度约为75_____ cm (6)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_____ m 当精确度要求较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