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上语文暑期预习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梳理和主要人物 阅读方法 红色经典作品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阅读红色经典, 能帮助我们了解在过去一百多年里, 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 有助于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续红色血脉, 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策略一:阅读红色经典, 应借助历史知识去还原历史情境、把握时代特点。 许多作品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 体现出对特定历史阶段中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深刻把握。如《红星照耀中国》, 介绍了红军的创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让全世界看到了红军将领及普通战士的成长历史和精神品格。阅读作品时,可以结合在历史课上了解到的有关土地革命斗争和长征的内容,丰富自己对书中相关内容的认知,深化对革命斗争的意义和长征精神的理解。 策略二:阅读红色经典, 要自觉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感染, 净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红色经典因其题材的特殊性,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鼓舞作用,是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是红色经典的精髓, 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悉心领会。《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红日》中的沈振新,《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少剑波,《红旗谱》中的朱老忠,《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数不胜数的英雄形象, 是红色经典赠予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偶像。在阅读红色经典作品时, 要认真体会英雄人物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学习他们英勇顽强、积极乐观、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品质, 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从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 涵养自身的浩然正气。 策略三:阅读红色经典, 要注意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红色经典往往有“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自觉意识, 善于级取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的精华, 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写作形式, 语言通俗, 故事性强, 且富于较强的抒情意味。可以和同学组织读书活动, 通过诵读作品精华、宣讲英雄故事、编演情景剧、分享读书心得等形式, 在感性的演绎中传达红色经典鼓舞人心的独特魅力。 内容梳理 一、主要内容 1.内容概括(四个方面): (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2.章节概括 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 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建。介绍了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长征: 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红星在西北: 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和西北大灾荒以及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介绍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面的政策。 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 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