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6546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和物种的形成课件(共35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日期:2025-10-1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2246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2.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与物种形成 一、种群的基因库、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二、突变和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四、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形成 具有有利变异表型的个体通过繁殖 使控制有利变异的基因在群体扩散 有生之年不相见的同种生物繁殖后代吗? 不同种的生物之间可以繁殖后代吗? 一定空间一定时间时常相遇才有机会繁殖 一般同种生物才能繁殖后代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种群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单位,而不是同种生物个体简单、机械或偶然的集合 aa 表现型 思考、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A 问题: 繁殖时,新老种群在基因组成上有变化吗?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种群通过繁殖传递其基因库。 基因频率 = 该基因的总数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基因型频率 = 特定基因型个体数 该种群个体总数 ×100% 例如: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体色为黑色的基因是A,决定体色为褐色的基因是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A和a的基因频率。 A基因 0% a基因 0% 解: 例2、在对某工厂职工进行遗传学调查时发现,在男女各400名职工中,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30人,患者为10人,男性患者为22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4.5% B.5.9% C.6% D.9% XBY=378 XBXB=360 XBXb=30 XbXb=10 XbY=22 XB的基因频率= 30×1+360×2+378×1 400×2+ 400×1 Xb的基因频率= 30×1+10×2+22×1 400×2+ 400×1 若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同翅色的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是均等的(无选择),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分离定律计算并填写下表。想一想:后续子代的种群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 亲代基因型的比值 AA(30%) Aa(60%) aa(10%) 配子的比值 A( ) A( ) a( ) a( ) 子代基因型频率 AA( ) Aa( ) aa( ) 子代基因频率 A( ) a( ) 30% 30% 30% 10% 36% 48% 16% 60% 40%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5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①种群足够大,②自由交配,③无选择,④无突变,⑤无迁入迁出)。对于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5个条件都成立吗? 满足5个条件的种群称为遗传平衡群体/种群。遗传平衡在自然状态下是无法达到的,但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如果个体间是自由交配的且没有明显的自然选择的话,我们往往近似地看作符合遗传平衡。如人类种群、果蝇种群等比较大的群体中,一些单基因性状的遗传是可以应用遗传平衡定律的。 (pA+qa)2=p2AA+2pqAa+q2aa 遗传平衡定律: 遗传平衡群体自由/随机交配一次后,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保持不变。 遗传平衡定律(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pXA+qXa) ×( XA+ Xa+ Y) p 2 q 2 1 2 遗传平衡定律(X染色体上的基因): (p2 XAXA+2pqXAXa+q2 XaXa )+(pXAY +qXaY) 1.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如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 。 XbY = 1% = = Xb的基因频率 Xb XB+Xb = 0.01 XBXB=(0.99)2 XBXb=2ⅹ0.99ⅹ0.01 XbXb=(0.01)2 0.01 1.98% XbY XBY+XbY = 例4:某地区每100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