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9367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9-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702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化,文化交流,交融,教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 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阐明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阐述文化交融的原因和意义,理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二)课程标准解读 本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交流在文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明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能够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原则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的必要性,摒弃文化隔阂、排斥等错误做法。对于文化交融,学生要明白其发生的原因,即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理解文化交融不仅能为发展本民族文化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文化自信,还能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各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文化交流与交融观念,积极投身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实践中。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统编版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中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为理解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奠定了基础,只有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意义和价值。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从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交流的原则以及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目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深入剖析文化交融的原因、意义以及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应秉持的态度。本框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过往学习中,已经对文化交流现象有所接触,如通过互联网、影视作品等了解到国外的文化产品和生活方式,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有一定感知。在初中阶段,学生也学习过一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如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传播等。然而,他们对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理论认知尚浅,对于文化交流如何具体推动文化发展、文化交融的深层次意义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交流与交融等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解。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该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究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若能结合生动的时政热点和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将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本框知识,并激发其对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对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拥护党和国家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方针政策,认同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二)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现象的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认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本质、原因和意义,客观看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影响,避免文化偏见和误解,形成科学的文化交流与交融观念。 (三)公共参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交流与交融理念。学生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为构建多元和谐的世界文化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文化交流的意义与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