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0964

2.3河流地貌的发育(第2课时)(40页) 2025-202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7843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地理
  • cover
(课件网) 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2课时) 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2课时) 1.掌握河流不同发育阶段主要的侵蚀作用和形成的典型地貌。 2.掌握不同河段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特点和形成过程。 3.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情境导入 追溯人类漫长的足迹,一个个文明的发生与崛起,无一不是在大江大河边枝开叶漫。而我们伟大祖国的万里长江,则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她让三级阶梯亲密携手,她让沿海内陆共享发展,她让大江南北团结合作,她让中华儿女魂牵梦萦…… 上海 宜昌 湖口 宜昌 湖口 1.河谷的演变 contents 目录 2.冲积平原的形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PART2 冲积平原的形成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 包括三种类型: 山前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情境2】游览三峡 绝美的三峡风光:他们乘兴来到重庆市,并在重庆登上了游长江的客轮。旅游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长江三峡的著名景点白帝城。他们站在船头,看到两岸峡谷高耸,十分壮观。为配合人们观赏景色,船上的广播这时也正播放着李白的《朝辞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 问题一: 1.三峡在长江水系的什么位置? 2.三峡是怎样形成的? 3.你会如何用图绘制三峡的演变过程? 【情境2】游览三峡 长江三峡位于上游地区,由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 问题二: 1.上游的山前洪积扇地貌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情境2】游览三峡 山前冲积平原 形成过程: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 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 流出山口 进入平原 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 水流速度减慢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 形成冲积扇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 分布: 河流出山口。 多个冲(洪)积扇相连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 砾石(颗粒大) 粉砂(颗粒中) 黏土(颗粒小) 扇顶 扇缘 问题二:1.上游的山前洪积扇地貌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情境2】游览三峡 冲积扇地区由于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所以发展农业的区位优越,也就成了人口分布和聚落布局的理想区域。 九曲回肠:经过两天航行,游船进入长江中游河段。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呈现在眼前…… 【情境3】游览中下游 问题一: 1.进入中下游后,地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属哪一类地貌?它是怎样形成的? 2.河流中的浅滩是怎样形成的?它叫什么?特点是什么? 【情境3】游览中下游 1.河流两侧变得平坦,属于河流堆积地貌,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 2.河漫滩的形成与凹岸侵蚀,凸岸侵蚀有关,洪水期淹没,枯水期出露。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 地貌特点:地形平坦、广阔 分布:河流中下游地区 河漫滩平原 形成过程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中下游) 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 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这是冲积平原主体,河漫滩平原常沿河呈带状分布。 2.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1.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 洪水期 枯水期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法国卢瓦尔河的河漫滩平原 问题一: 3.弯曲的河道会造成什么危害呢?如何治理? 4.河漫滩地貌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 【情境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