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1445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9-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029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政治,哲学,必修,统编,高中,文化发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 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二)课程标准解读 本课程标准旨在让学生能够对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进行辨别,深入理解优秀文化作品对个人精神世界塑造、社会风气引领的积极作用。要求学生清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特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学生需通过学习,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统编版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开篇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承接了前面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容,又为后续深入学习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基础。教材主要分为两目,第一目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这两种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明确了这条道路的决定因素和重要意义。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系统认知,增强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文化现象,对文化有自己的初步感受和理解。他们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时政热点关注度较高。然而,学生对于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等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能力。在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本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文化自信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学生较强的探究欲望和信息获取能力,为教师结合时政热点、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教师引导和课堂互动,学生能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深入理解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深刻认同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理解党带领人民创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心,认识到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 (二)科学精神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正确认识各种文化思潮的本质和作用,理解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性看待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分析能力。 (三)公共参与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传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理念,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贡献力量。 关注国家文化建设事业,主动参与文化交流与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法治意识 了解我国文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白在文化创作、传播、交流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