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 文 园 地 二 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 狼牙山上的 激烈战斗 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 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激烈战斗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既给人以整体感,又 突显了人物的特点, 使我们对每个人物有 了具体的印象。 既从整体上写了 五壮士英勇无畏 的革命主义精神。 又对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进行具体描写。 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对对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这不仅让我们感受 到了整个阅兵式的 庄严、隆重,还让 我们领略到了各个 队伍的特色。 既从整体上写了 受阅部队经过天 安门广场时那种 整齐威武的情景 又注意通过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 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 法 我们既能感受到整体,又对细节有深刻的印象。 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运动会上人头攒动,像一面面迎风飘动的彩旗,像随风逐波的麦浪。"加油!加油!"会场上传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加油声,只见运动员咬着牙,脸憋得通红,手紧握接力棒,眼睛紧盯着终点处的红布条。糟糕,一名运动员手中的接力棒掉到了地上,他迅速转身,将手飞似的掠过去,便握在手里了。他继续向前跑。树上的麻雀在枝头上蹦来蹦去,急得直跺脚。终于冠军冲向了红线,全场一片欢呼,人们簇拥而上……瞧,树上的小麻雀蹦得多欢乐!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有利于我们把场面描写得更吸引人。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词句段运用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只听见 ... 只听见 ... 只听见 ... 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更好?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是那么 ... 是那么 ... 重复词语有增强语势、增强情感的作用。 ◎写人物说话时, 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读例句,圈出表示说的词语。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 “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让人感觉更有画面感,不会单一。 写说不用“说” 讲、喊、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