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3195

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485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案
  • cover
课题 围炉而坐,共享烟火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亲情”,本单元选编了六篇表现亲情之爱和家庭生活的多体裁文章,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其实,不止是课文中有不少意蕴丰富、情味深长的细节,生活中还有一个个温暖的瞬间,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厚重与美好。 教学目标 1.借鉴经典,捕捉感人瞬间,品味亲情之美好。2.揣摩语句,理解语境意思,体味亲情之美妙。3.朗读课文,分享家庭故事,回味亲情之温暖。4.学会感恩,珍惜与亲人的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借鉴经典细节描写,学会捕捉感人瞬间;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丰富意蕴,学会在语境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写出家庭故事并交流分享,回味亲情之温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感情。亲情,不会随时间改变,亲情,不会因距离疏远。 在祖国七十五华诞来临之际,为增强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传递幸福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班级要举行“围炉而坐,共享烟火”家庭分享会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共有三项任务: 任务一:捕捉感人瞬间,品味亲情之美好 任务二:理解语境意思,体味亲情之美妙 任务三:分享家庭故事,回味亲情之温暖 二、【任务一:捕捉感人瞬间,品味亲情之美好】 1.知识链接(一) (1)何为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人物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特点,加以生动细致描绘的一种写作手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2)细节描写之用 ①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品质和内心世界。 ②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③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④营造氛围,烘托主题。 2.感受亲情 (1)读读下面两张照片的文字及对应的文字,说说你认为哪段文字表述得更感人。 ①《秋天的怀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忠犬八公》:故事的主角是由冯小刚饰演的陈敬修教授,在一次考察中意外发现了藏身在车底的小狗“八筒”。于是老陈不顾家里不准养狗的规定,决定把它带回家收养,由此开始了一段人与狗狗之间相互陪伴和守护的感人故事。 明确:第一张更感人。因为第一张的讲述语言生动,通过环境、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表现出母爱的细腻、伟大的一面;第二张只是故事梗概,不符合“讲故事”的要求。 3.知识链接(二) (1)如何突出细节 ①仔细观察描写对象,精选能表现主题、人物、情感的细节。 ②巧用修辞,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生动形象。 ③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和描写细节。 ④选用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增强细节描写的感染力。 4.捕捉细节 (1)请同学们观察上左面的图片,判断这幅图片是在讲述《秋天的怀念》中的选文一,还是选文二?请你做出判断,说出理由。 选文一:双腿瘫痪后,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