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4216

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6545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期末,答案,试题,物理,考试
  • cover
雄安新区2022级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固体、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疏松土壤打破了土壤的毛细结构,更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 B. 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 C. 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D. 将的冰融化成的水,其平均分子动能不变 2.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金属圆环被一根绝缘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圆环的质量为m,圆环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在与圆心等高的M、N两点间接入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上,空间中存在垂直于圆环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上半个金属圆环的电流为 B. 金属圆环所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金属圆环所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D. 细绳拉力大小为 3. 对解释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物理原理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烈日下能容易看到电线杆的影子,但是很难看到电线的影子,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 B. 眯起眼观看明亮的灯,能看到灯光被拉出长长的线,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 C. 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这是由光的干涉造成的 D. 夜晚天空中的星星看起来忽明忽暗,就像“眨眼睛”一样,这是由光的干涉造成的 4.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机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图所示:是一次无人机消防灭火的演习示意图,在距离地面高为26.2m的楼房处设置着火点,无人机携带消防管在距离楼房水平距离为10.8m处竖直起飞,已知从管口喷出的水速最大为15m/s,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无人机斜向上喷水。则无人机至少上升多高才能保证水流水平进入着火点室内(  ) A. 21m B. 19m C. 17m D. 14m 5. 氢原子是一种简单原子,核外仅有一个电子,其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静电力常量为k,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已知氢原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动能、电子与原子核系统的电势能的总和。瑞士科学家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符合,(,,)式中R为里德伯常量,设基态氢原子的原子半径,电子在第n轨道运行时的半径。试根据以上信息推导R的表达式可能是(  )(可能会用到的表达式:电荷量分别为和的点电荷相距为r时,取无穷远处为电势能零点,此两电荷系统的电势能的表达式为) A. B. C. D. 6. 如图甲所示,卫星的“星下点”是指卫星的瞬时位置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可用地理经、纬度来表示,对于位于“星下点”处的地面观察者来说,卫星就在天顶。图乙是航天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一天内卫星A和B的“星下点”在地球表面的部分轨迹。在某一时刻A、B同时到达赤道上空,具有相同的“星下点”。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已知两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均近似为圆轨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极地轨道卫星而言,其“星下点”轨迹可能为一条直线段 B. 卫星B的轨道半径为 C. A、B卫星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D. 再经过,A、B仍会同时到达赤道上空并具有相同的“星下点” 7.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A点,弹簧上端固连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物块静止在O点,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2mg的恒力,小物块开始向上运动,运动到B点速度最大,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取O点为零重力势能面,小物块的动能为,重力势能为,系统的机械能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为,以O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下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