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5279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创造宣言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31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21课,创造
  • cover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创造宣言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 (一)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chóng)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儿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A.妙手回春 B.画龙点睛)。 (二)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就只剩等死,无法创造。”然而,遭遇八十一难(nàn)的玄奘,终究取得了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终究发现了美洲;在冻饿病三重(chóng)压迫下的莫扎尔特,终究写出了《安魂曲》。绝望不过是懦(luò)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     ,     ,      。 (根据《创造宣言》一文改编)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崇(chóng) B.难(nàn) C.重(chóng) D.懦(luò)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穷水尽 B.走头无路 C.众叛亲离 D.幻想 3.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文段(一)空缺处。(填选项) 4.依次填入文段(二)中空缺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只是一半真理 ②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 ③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④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5.仿照文段(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个有关历经苦难之后取得成功的人物事例。 6.(青海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听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思。 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看来,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8.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道理论证) 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举例论证) D.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类比论证)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B.文章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C.课文列举了大量事实论据,构成排比句式,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D.课文采用以叙为主、叙议结合的方式,极富感召力。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注〗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