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5448

【新教材新课标】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1课时(导学案)-新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1774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时,上册,七年级,生物,新苏教,导学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1.1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第1课时)(导学案) 1.能准确说出光学显微镜各构造的名称、位置及功能,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通过尝试操作显微镜,学会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3.熟练掌握常用生物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及操作要点; 4.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规则的重要性,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在小组实验合作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实验环境。 【学习重点】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2.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学习难点】 1.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2.显微镜成像问题的分析。 认识光学显微镜 支持部分 ④镜壁 作用:提握镜身; ⑤镜柱 作用:支持镜身; ⑥镜筒 作用:连接目镜和物镜; ⑨压片夹 作用:固定玻片标本; 载物台 上有⑩通光孔 作用:放置玻片标本、使光线通过; 镜座 作用:稳定镜身。 (2)光学部分 ①目镜 作用:放大物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⑧物镜 作用:放大物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调节光线的强弱。 (3)调节部分 ②粗准焦螺旋 作用:大范围升降镜筒; ③细准焦螺旋 作用:小范围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 ⑦转换器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 遮光器 作用:调节进入通光孔的光线量。 2.使用光学显微镜 (1)取镜安放 ①取镜: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置在试验台距边缘约7厘米处。 ②安放:安放目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如 5×)。 安放物镜: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低的物镜(如 10×),因为这时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视野比较大,便于找到观察目标。 对光调光 一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二转:转动遮光器,在较暗的环境中,选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三转:转动反光镜,同时一只眼注视目镜内,直到从目镜中可以看见整个视野是明亮的。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在明亮的环境中,一般用平面镜对准光源;在较暗的环境中,需要将凹面镜对准光源。 (3) 制作、制作装片:从报纸上剪下一个汉字,用少量清水蘸湿,使它呈半透明状态。将这个汉字纸片放到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报纸上的汉字纸片相当于生物体某种结构的薄切片)。将临时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装片,使汉字纸片位于通光孔的中心。 (4)调焦观察 粗调节:调节粗准焦螺旋时,先从显微镜的侧面注视着物镜,使物镜缓慢下降并靠近装片,注意不要压到盖玻片。再通过目镜观察,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细调节: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整理收镜(“外八、垂直、降最低”) ①取:上升镜筒,取下玻片; ②擦:用纱布擦拭镜身,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③转: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离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小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其竖立; ④镜筒下降至最低; ⑤取下目镜放回盒中,盖上镜盖,放回镜箱; ⑥整理桌面物品。 3.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剪刀,镊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托盘天平(含砝码)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4.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实验过程中,必须先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 ①注意安全使用锋利、尖锐的器具; ②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用酒精灯灯罩熄灭火焰; ③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确保试管口远离自己或他人; ④对加热后的材料和器具要借助手套或木夹等拿取,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⑤所有的药品都应该远离火焰,禁止随意混合或加热实验试剂; ⑥禁止加热密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