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日本 悉尼 美国 英国 ———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由于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范围) (政策) (影响) 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 伊朗 阿拉伯半岛 (东罗马帝国) 长安 拂菻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试 一试 陆路 海路 从长安出发 向东 可到达朝鲜半岛 从扬州出发 可达朝鲜半岛、日本 向西 沿丝绸之路可达中亚、西亚 从广州出发 绕天竺到达波斯湾 向南 经吐蕃,可达天竺 《唐朝对外交通表》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本原因———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政策条件———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交通条件———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吸引力 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喜欢与唐朝友好往来? 阅读并思考: 隋唐时,日本同中国交往密切的史实有哪些? 1、遣唐使 十几次 贞观年间开始 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 遣唐使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 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4年。 初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艘,以后 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想一想,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1、政治制度 2、文字 3、社会风尚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译一译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 唐代仕女 日本和服 中国的茶文化 唐代斗茶 日本茶道 日本人学习并改进唐朝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 日本平城京 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 西市 西市 东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唐朝长安城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这两种钱币有何相同之处呢? 2、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唐代高僧。唐玄宗时,日本僧人普照邀请鉴真去日本传播佛法。鉴真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始获成功。 鉴真坐像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21人从 扬州出发,因受到干扰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 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 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 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 5年后,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鉴真,毅然再次登上东渡的航船。而这次他终于如愿地踏上了日本的土地,信守了自己的承诺…… 想一想: 鉴真东渡日本后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呢? 学习鉴真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 2、设计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视为艺术明珠。 1、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3、带去大量书籍文物和药方,鉴真用鼻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辨别了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