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607360
【课堂无忧】第13课《美丽中国我的家》第1课时 我们的国家在这里和我爱首都北京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2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295879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在这里
,
视频
,
教案
,
教学课件
,
北京
,
首都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 “我爱我们的祖国” 起始内容,包含 “我们的国家在这里” 与 “我爱首都北京” 。通过认识国家全称、在地球仪找中国,以及了解北京的重要建筑与意义,帮助二年级学生建立国家、首都的基础认知,激发爱国情感,为后续爱国教育奠基,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关键内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国家、首都有模糊认知,但缺乏系统、深入了解。他们好奇心强,对直观事物(地球仪、建筑图片)感兴趣,可借助形象素材引导学习。不过,理解国家概念、首都意义的抽象内涵有难度,需以童趣化、生活化方式教学,助其构建认知、激发爱国情。 核心素养分析 (一)政治认同 知道国家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首都北京的地位,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萌发爱国之情。 (二)道德素养 通过了解国家、首都,培养热爱祖国、尊重国家象征(如首都建筑)的道德情感,传承爱国精神。 (三)法治观念 初步感知国家相关知识是公民应知内容,树立基本国家认知的法治意识(如知晓国家全称、首都等常识 )。 (四)健全人格 在探索国家、首都知识中,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增强民族自豪感,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五)责任意识 意识到作为中国公民,有了解国家、热爱首都、维护国家形象的责任,从小树立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 牢记我国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到中国位置。 认识北京是首都,了解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建筑的意义,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国家全称、首都地位背后的深刻意义,将认知转化为持久爱国情感。 引导学生从简单建筑认知,延伸到感受首都承载的国家象征与历史文化价值。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中国地图(大幅,便于全班观察 )。 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博物院等建筑的高清图片、短视频。 国家、首都知识卡片,含填空、判断等题型;“国家探索记录卡”“首都印象卡”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播放《歌唱祖国》片段,播放中提问:“小朋友们,这首歌里一直唱‘祖国’,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叫啥名字不?” 歌曲结束后,邀请学生回答。 拿出地球仪,神秘说:“咱们祖国呀,就藏在这地球仪里,谁能先找到,就是‘国家小侦探’!” 学生活动 听歌曲,跟着轻哼,踊跃举手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兴奋观察地球仪,争着找中国位置,喊 “在这里!在这里!” 设计意图 用熟悉爱国歌曲唤起情感,引发对祖国名称的思考;地球仪找中国,以趣味 “侦探” 任务激发兴趣,自然导入 “我们的国家在这里” 学习。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我们的国家在这里 1. 新知讲解 教师活动 结合学生回答,强调:“对啦,我们国家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名字要牢牢记住哟。” 板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带读并让学生齐说 3 遍。 指着地球仪上的中国,讲解:“看,咱中国在亚洲,形状像只大公鸡,可神气啦!大家轮流摸摸地球仪上的中国,感受下祖国在哪。” 分发 “国家探索记录卡”,让学生画一画地球仪上中国的大致形状,写一写国家全称,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 认真跟老师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声齐说,努力记住。 兴奋排队摸地球仪上的中国,边摸边说 “这是我们的祖国” 。 认真画中国形状(像大公鸡 ),工工整整写国家全称,互相欣赏成果。 设计意图 通过强调、带读,强化国家全称记忆;摸地球仪、画形状,让学生直观感知国家位置与轮廓,深化 “我们的国家在这里” 的认知。 2. 课堂练习(本模块内小互动) 教师活动 开展 “国家知识大挑战”:PPT 出示填空题 “我国全称是( )”“中国在地球仪上像( )” ,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3.安全记心上》教案(两课时)(2025-09-20)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6《从小爱科学》教学设计(2025-09-20)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3.11《我是一张纸》课件(共29张PPT)(2025-09-19)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2025-09-19)
六年级道德法治知识点 重点提纲(2025-09-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