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7678

5.5 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315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八年级,2024,教科,物理,学年
  • cover
5 跨学科实践:地球上的水循环 知识点一 水的三态变化 1.[2024·青羊区期末]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 D.雨的形成是甲到丙的过程 2.[2024·新都区期末]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C.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是放热过程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 知识点二 地球上的水循环 3.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4.[2023·彬州市期中]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 C.海洋、陆地上的水放热蒸发变成水蒸气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形成雨、雪,落回海洋、陆地 5.[2024·即墨区期中]如图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示意图,请你填写下列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 (1)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冷    成小水珠或    成小冰晶,飘在空中。 (2)雨:云中小水珠(冰晶)→凝聚变大→下降→大冰晶    →大水珠(雨)。 (3)雹:云中小水珠→随气流上升到0℃以下的高空→    成冰珠→上下翻腾→聚大下落→雹。 (4)雪:冬天,高空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晶→聚集成雪花→飘落。 6.(多选)[2023·湖北]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晶 D.小冰晶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7.[2024·自贡]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D.“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8.[2024·东营]下列热现象:①雪糕周围的“白气”;②草叶上的露珠;③树枝上的雾凇;④燃烧蜡烛流的“泪”;⑤瓦房房顶的霜;⑥冶炼用的“铁水”。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的有    ;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均填序号) 9.[2024·甘州区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以下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淡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是生命的基础,是生物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球虽是“水球”,但地球上的水中约97%是海洋的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1)海水淡化涉及水的物态变化有    、    。 (2)人们还利用人工降雨技术解决部分地区干旱问题。配备特殊装置的飞机将干冰散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干冰会很快    ,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