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7706

第5章 物态变化 复习课(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11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2026,八年级,2024,教科,物理,学年
  • cover
第5章 物态变化 本章复习课 类型之一 温度 1.(多选)下列与温度有关的生活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中国吐鲁番盆地气温可达45℃ D.中国冷极根河市的气温可达-50℃ 2.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类型之二 物态变化 3.[2022·攀枝花]寒冷的清晨,一杯冒着“白气”的热茶,温暖了我们的手,也温暖了我们的心。关于“白气”产生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升华和凝华 B.升华和液化 C.汽化和熔化 D.汽化和液化 4.[2022·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在嘴里发生液化 B.喷在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属于汽化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晨,草地上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5.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所示),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液态水放热升华 B.液态水放热凝固 C.液态氮吸热凝固 D.液态氮放热凝华 6.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7.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8.[2023·泰兴市期末]液化石油气是利用    的方法,使其变成液体后存储在钢瓶中;若将液化石油气瓶的阀门打开,钢瓶内液体会迅速    ,钢瓶内的温度将    。 类型之三 物态变化中的图像问题 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0.(多选)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由此图像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在t=3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该物质在EF段的温度不变,放出热量 C.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都是45℃ 1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12.[2023·薛城区期末]小天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图乙是他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像。观察图甲中的气泡变化可知,此时水    (填“未沸腾”或“在沸腾”);分析图像乙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 易错点专练 13.物质M通过吸热、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气、液 B.固、液、气 C.气、液、固 D.液、气、固 14.[2023·武城县期末]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5℃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中的水    沸腾,酒精    沸腾。(均填“能”或“不能”) 15.夏天洗好的衣服晒干了,是    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这是    现象;深秋的早晨,卧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有一层“水汽”,这是    现象;严冬的早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