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9788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81241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1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19张
  • cover
(课件网)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列宁快去世了,叫赶快把继承人斯大林召进克里姆林宫来,临终有几句话要嘱托: “不瞒你说,我还有一个隐忧啊,斯大林。” “说吧,亲爱的伊里奇。”斯大林专心地听着。 “ 那就是,人们会跟你走吗?不知你想过了没有?” “他们一定会跟我走的。”斯大林强调说,“一定会!” “我只是担心,万一他们不跟你走,你怎么办?” “那只好让他们跟你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实物配给制 材料一: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厉的粮食无偿征集,有意缩减生产,1921年的播种面积就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而1920年的粮食产量也只有1913年的一半。在许多产粮区发生农民骚乱和暴动。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甚至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也起来造反,提出来“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研读】材料反映了苏俄的什么社会状况?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经济衰退,政治暴动; 农民、士兵对政策不满 (一)新经济政策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归纳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 征收粮食税,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2.内容 (一)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 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特点: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年)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39 19.70 44.24 工业产值(亿卢布) 102.51 14.0 77.39 苏俄(联)工农业生产情况表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作用 意义: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3.意义 (一)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 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苏联的工业化 (一)苏联成立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简称“苏联”。 沙俄 苏俄 俄罗斯 十月革命 苏联成立 苏联解体 1917年 1922年 1991年 16世纪 苏联 苏联发展历程: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合作探究】回顾所学,概括列宁的历史功绩 列宁的历史功绩 缔造了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俄,后改名为苏联 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列宁(1870-1924)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军事家 (提示词: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种主义、一个政策) 二、苏联的工业化 材料一:直到1928年,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