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14178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六圆的认识 教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55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
  • cover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5~87页例1、例2和“练一练”“你知道吗”,第89页练习十三第1~2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直线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对圆有了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三个知识点:一是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二是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三是圆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圆这样的曲线图形,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能够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低年级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过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但是他们的抽象能力还比较弱,对圆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具体的物体的面上,“物”和“图”分辨不清,往往把圆形物体的表面看作圆,也不知道用圆规画出来的那条封闭曲线才是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和圆的特征,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径和半径长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使学生通过直观和操作等活动,充分感知、体验并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形成圆的概念;积累学习图形特征的基本经验,培养观察、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圆的特征等活动,主动了解圆的特征;体验认识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圆的概念,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圆规,直尺,学生准备有圆形图案的物体,圆片、图钉、线、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以及正十六边形。 先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后让学生猜想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逐渐增加到无数条,最终会是什么图形呢?(当正多边形的变数无限多时,它就是一个圆。) 设疑:圆与其他正多边形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谈话揭题 谈话:关于圆,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从这几个问题出发去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学习例1。 多种感官,初步感知 出示主题图。 引导:观察这些图案,你能从中找出圆形吗?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手势和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追问:橙子不是接近球体吗?(橙子切开后,横截面是一个圆形。) (辨析概念,注意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表述的不同含义。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交流:生活中圆形随处可见,拿出你带来的物体,指一指圆在哪?摸一摸是什么感觉 和摸三角形,正方形的感觉一样吗? 对比:我们看到的摸到的圆,与之前学习的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说明:圆和多边形都是平面封闭图形。多边形是线段收尾相接围城的,有顶点,属于平面直线图形。圆没有顶点,是一条曲线围城的封闭图形,属于平面曲线图形。 (2)尝试画圆,体验本质特征。 过渡:既然圆是曲线图形,那我们怎么画出一个圆呢?同桌合作交流画圆。 投影1:实物画圆。 交流指明: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是有局限性,画的圆的大小有限,而且不一定是个标准的圆。 投影2:系绳画圆。 追问:图钉移动了或线圈松了会怎么样?(拍照分析没画成圆的可能原因) 交流说明:图钉不动,线圈要拉直。 投影3:圆规画圆。 追问:他用到了什么工具?怎么操作的呢? 预设生: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一只脚是针尖,一只脚用来装铅笔。把两脚叉开,针尖的脚固定在纸上不动,手拿圆规手柄,让另一只笔尖的脚圆滑的旋转一圈,就画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