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19807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章末复习 课件(共34张PPT) 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6283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三章,PPT,八年级,2024,教科,34张
  • cover
(课件网) 章末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科版 第三章———声的世界 体系架构 1 声的世界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特性 产生条件 物体振动 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 声音的传播 传播形式 声波 传播介质 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定义 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 人的听声和发声能力 听觉范围 超声 次声 高于20000Hz 低于20Hz 应用 应用 音调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 响度 定义  决定因素:振幅 音色 定义  决定因素:发声体的特性 噪声 定义 物理定义 环保定义 强度和危害 控制 声源处 传播过程 人耳处 声音现代科技 回声 共鸣 定义 发生条件 定义 发生条件 基础知识过关 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音的利用 1 2 3 4 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基础知识过关 2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①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②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声源。 知了鸣叫 拨动琴弦发声 基础知识过关 2 ③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振动发声: 浪声阵阵 气球爆炸 渔洗盆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出声音。 基础知识过关 2 2.声音的传播 ①传播条件: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②传播形式: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③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影响声速的因素】 介质的种类 介质的温度 不同的介质中声音在传播的速度不同 v固体>v液体>v气体 声速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基础知识过关 2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①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外界传米的声音引起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②人感觉到声音的条件:(听力正常)有声源;有介质;响够大+频率适当。 【人类的听觉范围】 一般在 20~20000Hz范围内 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 基础知识过关 2 知识点拨 【例】下列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不再传播 B.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的主要原因是有回声产生 C.振动发出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析: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仍能传播,故A错误; B.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的主要原因是钟还在振动,故B错误; C.和水波相似,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故C正确;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C。 C 基础知识过关 2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 ①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粗细叫做音调。 (俗称声音的粗组) ②影响因素:音调由发声体振动频率(振动快慢)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高,尖细,频率低音调低,低沉。 【频率】 ②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①定义: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③单位:赫兹  简称:赫  符号:Hz 基础知识过关 2 ③波形图表示音调的大小 256Hz音叉的波形 音调低,波形稀疏 512Hz音叉的波形 音调高,波形密集 易错提醒 ①一般情况况下,女性音调比男性的高; ②弦乐器通过改变弦的_____,_____、_____来改变音调,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③管乐器靠改变_____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 粗细 长短 松紧 空气柱 基础知识过关 2 2.响度 ①定义:物理学中,听觉上感到的声音强弱程度叫作响度。 ②影响因素: a. 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 距离发声体_____有关:迎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俗称声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