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2820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56777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9课,亚非拉,国家,新发展,课件,15张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图为提案通过时,代表们热烈鼓掌,欢呼这是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的胜利。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毛泽东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概念解读 拉丁 美洲 非洲 亚洲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 什么是“第三世界” 1.背景 一、万隆会议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了解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回答以下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 二战后,亚非国家有何变化? 美苏冷战时期,亚非国家在独立后共同的诉求是什么呢? 国内: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国际: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概况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归纳万隆会议的概况 时 间: 地 点: 参 与 国: 成 果: 中国贡献: 1955年4月 印度尼西亚万隆 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形成了“万隆精神”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 从参与国可以看出会议有何特点?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万隆会议 2.概况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④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⑤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⑥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⑨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结合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说一说 “万隆精神”的内涵 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一、万隆会议 2.概况 相关史事 在万隆会议的前两天的发言中,有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把矛头指向中国。周恩来临时发表了18分钟的演讲,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同 共同的遭遇:殖民侵略 共同的愿望: 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异 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的意识形态 一、万隆会议 3.影响 材料一: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亚非国家对当时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危及世界和平的状况十分担忧。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 ———曲星《万隆会议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这次会议第一次突破了西方对人权原则的垄断,提出了一系列展开经济合作的设想,成为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还展示了新中国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外交风采和高超的战略运筹能力。 ———熊光楷《划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