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4067

第1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9-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2200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生物学,人教
    1.科学思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模型 (1)统计图 (2)曲线图和柱形图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曲 线 图 柱 形 图 1.经调查统计,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因年龄结构异常不能构成种群 B.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 C.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果树种群 D.可能是受到性引诱剂诱杀后的种群 2.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为B>C>A B.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是A>B>C C.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是A>B>C D.一段时间内,B、C的种群密度将增加 3.如图是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年个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  ) 2.科学思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的重点题型 (1)“三看法”辨别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 (2)种群迁入新环境后数量变化的三种情况 ①类似于外来物种入侵,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开始时种群数量类似于“J”形曲线增长,最终导致该地区其他生物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该外来物种成为当地优势物种而长期存在(如图中曲线a所示)。 ②能在新栖息地生存下来,但是受到天敌、资源和空间等的制约,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没有对当地原物种造成太大影响(如图中曲线b所示)。 ③不能适应新栖息地的环境,最终在新栖息地消亡(如图中曲线c所示)。 (3)种群的存活曲线 ①类型 ②特点 Ⅰ: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平均生理年龄,但是达到这一年龄后,短期内死亡,如人类。 Ⅱ: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同,如水螅、一些鸟类等。 Ⅲ:低龄死亡率极高,但是活到一定年龄后死亡率变得很低且稳定,如牡蛎、树蛙等。 ③作用:反映了各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有助于了解种群的特性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4.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监测数据显示,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在A~E段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类。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K0是罗非鱼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A.调查罗非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B.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B段近似“J”形增长 C.大型肉食性鱼类最可能是在C点对应的时间点被放进水库的 D.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 5.(2024·江苏盐城模拟)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某地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种群数 量/只 25 46 208 440 770 1 380 A.根据表中数据无法确定该岛屿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竞争逐渐增强 C.1937—1942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形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6.存活曲线是指以生物相对年龄(绝对年龄除以平均寿命)为横坐标,以各年龄的存活数量对数值为纵坐标所画出的a、b、c三种类型的曲线。分析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存活曲线反映了种群个体在各年龄级的存活状况 B.不同的存活曲线是生物在长期适应中形成的固有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c型的生物,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D.从昆虫到哺乳类这一进化过程中,产子数量逐渐减少,存活曲线经历了a型→b型→c型的进化 1.(2023·天津高考3题)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2.(2023·山东高考11题)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