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4079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597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生物学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第1课时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知识点一 群落及其物种组成 1.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荒地上的全部杂草能构成一个群落 B.研究哪些种群占优势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 C.某种群个体数量的减少会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梧桐山的鸢尾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3.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鲤鱼 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乙池塘 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量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 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 4.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丰富的是(  ) A.热带雨林 B.荒漠 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知识点二 群落的种间关系 5.以下诗句中描述的种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鹿鸣》 D.“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放鹰》 6.某地棉田中发现了棉铃虫,它们取食棉花的花蕾、叶等。在引入某种蜘蛛后,棉铃虫和蜘蛛的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 A.棉田中蜘蛛的种群数量快速增加,则两个种群是互利共生关系 B.引入蜘蛛后,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两个种群是捕食关系 C.施用杀虫剂后,蜘蛛和棉铃虫的种群数量都减少,则两个种群是种间竞争关系 D.引入蜘蛛后,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先减后增,则两个种群是互利共生关系 7.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别表示兔和狼的数量变化 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 C.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兔的K值 D.第3年狼的数量下降可能是因为缺乏食物 8.在一个农场中,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段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B.AB段两个种群为捕食关系,物种2是捕食者 C.BC段两个种群为互利共生关系,物种1随物种2的变化而变化 D.BC段物种1的数量下降仅与喷洒的农药有关 9.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用图中A、B、C曲线表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       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 10.输入比率=物种甲播种数量/物种乙播种数量,输出比率=收获时物种甲的种子数量/收获时物种乙的种子数量,如图中虚线为某地甲、乙两种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的输入比率和输出比率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甲、乙两种植物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 B.若将等量的甲、乙种子种植后,则甲种群的数量将小于乙种群的 C.调查甲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取样方法,样方的面积一般是1 m2 D.输入比率和输出比率的研究是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11.(2024·河南漯河高中月考)为了增加某草原的物种丰富度,科研人员引入了甲、乙两个种群,如图为引入这两个种群后它们的种群数量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