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综合提高练习(八)物理实验分类练习 ———2025-2026年高中物理新高三年级暑期强化训练 一、力学实验(本大题共37小题) 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该同学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进行拍摄,频闪仪每隔0.05 s发出一次闪光,某次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如图(b)所示(图中未包括小球刚离开轨道的影像)。图中的背景是放在竖直平面内的带有方格的纸板,纸板与小球轨迹所在平面平行,其上每个方格的边长为5 cm,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小球影像的高度差已经在图(b)中标出。 图(a) 图(b) 完成下列填空:(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小球运动到图(b)中位置A时,其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为 m/s,竖直分量大小为 m/s; (2)根据图(b)中数据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2.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释放时的高度h0=0.590 m,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0.100 m;由h0下降至h所用的时间T=0.730 s.由此求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100.0 g和150.0 g,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可以看出,a'与a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3.(6分)利用实验装置验证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理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调整轨道水平,将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接入计算机,将遮光片的宽度和小车质量输入计算机.推动小车使其与力传感器测力点发生碰撞,通过传感器在计算机中描绘出碰撞中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得出小车受到此力的冲量.由光电传感器测量的时间得到小车动量的变化量.比较小车受到的力的冲量和动量变化量,来验证动量定理.某次验证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图乙所示. 甲 小车质量0.217 挡光片宽度0.030 0.103 9 0.100 2 乙 (1)由图乙中数据可求出碰撞过程小车动量的变化量为 ,小车受到的力的冲量为 . (2)恢复系数是指碰撞后、前两物体的分离速度与接近速度之比.实验中如果碰撞的恢复系数大于,则可认为此碰撞为弹性碰撞.根据图乙中数据可判断本次实验时小车和力传感器间是 (选填“弹性”或“非弹性”)碰撞.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定理,所用器材包括:气垫导轨、滑块(上方安装有宽度为d的遮光片)、两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光电门、砝码盘和砝码等. 实验步骤如下: (1)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当滑块上的遮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 (2)用天平测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m1、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m2. (3)用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将滑块与砝码盘连接,并让细线水平拉动滑块. (4)令滑块在砝码和砝码盘的拉动下从左边开始运动,和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能测量出遮光片经过A、B两处的光电门的遮光时间Δt1、Δt2 及遮光片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12. (5)在遮光片随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如果将砝码和砝码盘所受重力视为滑块所受拉力,拉力冲量的大小I= ,滑块动量改变量的大小Δp= .(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 (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d=1.000 cm,m1=1.50×10-2 kg,m2=0.400 kg,Δt1=3.900×10-2 s,Δt2=1.270×10-2 s,t12=1.50 s,g取9.80 m/s2.计算可得I= N·s,Δp= kg·m·s-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7)定义δ=×100%,本次实验δ= %(保留1位有效数字). 5.某同学利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机械能变化量与力做功的关系.所用器材有: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轻细绳、50 g的钩码若干、光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