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7736

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岳阳楼记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886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单元,教学设计,岳阳楼,上册,第三
  • cover
第三单元 单元概说 本单元所选古代诗文,皆为传统名家名篇。 散文都是名胜记游之作。《岳阳楼记》缘事写景,由景生情,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写景清新自然,抒情怡然自得,表现出“与民同乐”的思想;《湖心亭看雪》以精练的笔墨写景记事,抒写悠远脱俗的闲情雅致,流露出绵绵家国之思。 诗词则侧重抒发个人的情志。《行路难》(其一)咏叹身世际遇却狂傲不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唏嘘仕途艰辛却豪迈刚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慨弟兄相离却乐观旷达。 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感知古代诗文的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怀,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美感的陶冶。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并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表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 单元目标 积累常用文言实词,注意其古今意义的不同;积累常见文言虚词,注意其在表达语气、关联文意等方面的作用;积累古代诗文中的名言警句。 体会古代诗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了解古代写景记游散文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感。 教学建议 分类 内容 课时 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阅读 岳阳楼记 3 生动描绘了“迁客骚人”登楼所观之景及触发的“悲”“喜”之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1.了解古代写景记游散文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古代诗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把握文章主旨,研究重点、难点问题。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方式。 4.积累文言常用实词,注意其古今意义的不同;积累常见文言虚词,注意其在关联文意、表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积累古代诗文中的名言警句。 5.掌握论据的性质、分类和作用。 6.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能积累、选择并合理剪接论据材料来证明论点,使议论有理有据。 醉翁亭记 3 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太守与民同乐的图景,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的平和心态和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 湖心亭看雪 1 记叙了作者湖心亭赏雪遇知己的奇遇,体现了作者对山水之乐的痴迷,以及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诗词三首 行路难 通过对艰难仕途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苦闷,又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酬乐天 写了诗人长期被贬谪荒凉之地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无限伤感和和久遭弃置的愤懑不平之情,也表现出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心态。 水调歌头 以月抒怀,既表现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河 对人们的美好祝愿,又表现了此人豁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作 1 引导学生能够围绕论点精选材料,合理裁剪,有理有据的展开论证。 课外古诗词诵读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社会安定的情怀。 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了诗人满腔的幽怨和悲痛之情。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思乡之意。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理解范仲淹的博大胸襟与“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言运用: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等。 思维能力:学习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审美创造: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欣赏语句整齐、音韵和谐的语言美。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辨析其意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