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2799

(演唱)我可爱的家乡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54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演唱,我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 cover
(演唱)我可爱的家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接触湘潭地方音乐,通过感受体验,能说出湘潭地方音调以6135为主要音、是在湘潭口语音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特点。 2、喜爱湘潭地方音乐,能哼唱出几个自己喜欢的表现赞美湘潭的歌曲乐句。 3、在唱湘潭调、赏湘潭歌的活动中,能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激发起家乡自豪感。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对家乡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但对湘潭的地方音乐未从有过主动的探讨与追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感受、鉴赏、体验湘潭地方音乐,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感悟家乡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乡土艺术氛围;并初步从历史地理的视角了解家乡的音乐与文化的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湘潭地方音乐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音乐是怎样表现湘潭的? 4教材分析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地方教材、学校教材应占教材总量的15%--20%,本课属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师自编地方教材。 根据湘版音乐教材的编写思路“情景主题+小单元”以及《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湘版音乐新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九课《可爱的家乡》时,教师设计了拓展课《可爱的家乡———-湘潭》,共两课时。在这两个课时里,教师通过精心选材,采用地方音乐表现社会生活这一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家乡的音乐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音乐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了《可爱的家乡》多媒体教学资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共:山歌悠扬、英才辈出、风光灵秀、特产飘香、湘潭欢迎您五个部分。在第一课时里,学生主要通过初步接触湘潭地方音乐,了解湘潭地方音调以6135为主要音、是在湘潭口语音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特点,并体验本土音乐家是怎样利用地方特性文化进行歌曲创作的学习过程,在唱家乡调、赏家乡歌的活动中,自主感受、体验、表现,达到热爱家乡、热爱家乡音乐的审美目的。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一、赏析导入 教学内容:听赏湘潭的原生态山歌 教师活动: 1、CAI播放湘潭原生态山歌及美丽的湘潭田园风光。 2、设问:这是哪儿的山歌,为什么? 3、板书课题:可爱的家乡 4、师:好美的山歌啊,词美曲美,知道吗?它是用我们湘潭的地方音调唱出来的。 学生活动: 1、欣赏山歌。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用湘潭话齐读歌词。 4、跟音乐哼唱山歌。 设计意图: 1、赏析导入创情境:用一个地道的湘潭原生态山歌吸引学生,让学生满怀兴趣,走进了湘潭地方音乐的世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2、用湘潭方言读歌词,哼唱山歌,初步体会方言与地方音调的关系,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5.1.2二、初步体验 教学内容: 1、讨论了解什么是湘潭的地方音调 2、总结出湘潭地方音调的主要音是6135,它是在湘潭地方口语音调的基础上形成的 教师活动: 1、教师吆喝叫卖小调,CAI展示叫卖小调的谱子: 2、设问: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音调? 3、随机板书:学生找到的地方音调: 4、引导学生找出湘潭地方音调的主要音:6135,板书:6135。 5、设问:为什么湘潭地方音调会用这几个音呢? 6、CAI展示湘潭的地方口语音调: 引导学生通过湘潭地方音调的主要音与湘潭口语音调的对比,探讨出湘潭地方音调来源于湘潭口语音调。 7、板书:湘潭地方音调的主要音:(在6135的前面添加) 学生活动: 1、哼唱地方叫卖小调:“卖臭豆腐、油炸豆腐”的词曲。 2、集体交流,找出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小调,并探讨出旋律音,唱一唱。 3、找出湘潭地方音调的主要音是:6135 4、体验湘潭口语音调与普通话音调的差异。 5、通过湘潭地方音调的主要音与湘潭口语音调的对比,探讨出湘潭地方音调来源于湘潭口语音调。 设计意图: 初步体验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