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9622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三制)(2024)一年级上第二单元《10以内的连加、连减》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787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小学,第二,格式,10以内的连加、连减,单元,一年级
  • cover
配套小学青岛版 第二单元 走进花果山———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材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小兔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小猴水边嬉戏的情境,教材用3幅图形象地表示出开始草地上有4只小兔子,后来又来了3只小兔子,再后来又来了2只小兔子,以及原来树上有5只小猴,先跳下1只,又跳下2只的变化情况,借助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和“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引入连加、连减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学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和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问题。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 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和摆一摆、说一说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方法及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草地上有很多小兔子和小猴子。 生2:树上有很多小猴子 生3:小猴子在玩跳水游戏。 生4:原来小兔子很少,后来又来了很多。 生: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本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师: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要用到哪些信息呢? 追问:有谁知道该怎么列式呢? 师:先用原来的加上第一次来的小兔子,求出得数,再用得数加第二次来的小兔子,就是现在一共多少只。同学们还有其它想法吗? 师:同学们真棒,可以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其实像三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的,叫做连加算式。读作,4加3加2。 追问:你能计算出结果吗,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师:非常棒,在计算连加算式时,是用第一个数加第二个数,再用它们的和加第三个数。 师:你的想法也非常好,三部分合起来也可以列式2+3+4。 师:继续观察图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解决吗? 师:非常棒,同学们可以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其实像这样连续减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的算式就是连减算式。读作5减1减2。 追问:像这样的连减算式要怎么计算? 师:没错,连减的计算方法是用第一个数减第二个数,再用结果减第三个数。 生:我知道,求一共多少只小兔子,要知道原来有几只小兔子,后来又来了只小兔子。从第一幅图可以知道,原来有4只小兔子,第二幅图中又来了3只小兔子,第三幅图中又来了2只小兔子。 生1:原来有4只小兔子,然后来了3只小兔子,先求现在有多少只小兔子,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是:4+3=7(只);后来又来了2只小兔子,一样的道理,求现在有多少只小兔子,就可以这样列式, 7+2=9(只)。 生2:我和上一位同学的想法一样,不过我想把原有的4只小兔子,第一次来的3只小兔子,和最后来的2只小兔子,合起来。像这样把3个数合起来,应该和把两个数合起来算法一样,也是用加法,所以我的算式是4+3+2。 生1:我觉得要先算4+3,也就是先把草地上原有的4只小兔子,加上第2幅图中过来的3只小兔子,等于7,再算7+2=9(只),表示把这7只小兔子和第3幅图中过来的2只小兔子合起来,这样,就算出现在一共有9只。 生2:我和你们想的不太一样,用2+3+4,先算后来一共有几只小兔子,2+3=5(只),再加上最开始的小兔子数,5+4=9(只)。 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