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7113

科学之光 照亮未来 ——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489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科学,之光,照亮,未来,七下
  • cover
课题 科学之光 照亮未来———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4课时 教材分析 七下第六单元主题是“科学探险”,单元选取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从现代航天、深海探测、科幻想象到古代科技发明,时间跨度大,体裁多样,全方位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的不懈努力与伟大成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元的思维视角。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文章大意,掌握梳理文本脉络的方法;2.对比阅读,把握文章在内容、主题等方面的特点。3.感悟探索创新精神,激发科学兴趣,培养严谨态度与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内容,分析极端环境描写、创新主题表达及人物刻画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创新”内涵及意义,将人物精神与生活实践结合。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海洋的探索,对技术与思想的创新从未停歇。今天,我们将跟随杨利伟探索太空、见证“蛟龙号”深海突破,感受科幻中的生命哲思,领略古代活字印刷的智慧,一起开启探索创新之旅!(利用Deepseek技术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标志性成果视频) 下面每一条谜面都藏着一篇文章的标题,请你猜猜。 谜面: A.“钢铁蛟龙潜深海,探秘龙宫载誉回。” B.“云端一日历奇闻,失重舱中测乾坤。” C.“千字可拆排万象,墨香流转越千年。” D.“借眼观花藏悲喜,地心孤旅诉离情。” 谜底:A.《“蛟龙”探海》 B.《太空一日》 C.《活板》 D.《带上她的眼睛》 第一课段 任务一:阅读文本,梳理文脉 1.自主阅读,批注文本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四篇文章,标注段落序号,圈画关键语句(如总起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用一句话概括每篇文章的核心事件,填写表格。 篇目 核心事件 《太空一日》 杨利伟首飞太空的惊险历程。 《“蛟龙”探海》 “蛟龙号”创造深潜纪录的过程。 《带上她的眼睛》 “我”带她的“眼睛”游历草原的经历。 《活板》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制作过程。 2.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 划分8个小组,每两组负责一篇文章,利用Deepseek思维导图工具,引到学生构建文章框架(按时间顺序/空间转换/逻辑顺序梳理)。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思维导图,讲解文章脉络,其他小组可提问补充。 示例: 小结:四篇文章均围绕“探索与创新”展开,结构清晰。 纪实类《太空一日》《“蛟龙”探海》注重事件真实性与过程完整;科幻类《带上她的眼睛》通过悬念推动情节;说明类《活板》按功能逻辑展开。 方法总结: 梳理文脉的技巧:抓关键句、理顺序、分层次。 不同体裁的阅读侧重点:纪实看事件,科幻看想象,说明看逻辑。 任务二:探究标题,解码主题 1.知识连线 将文章标题与对应的关键词、主题、作者(或出处)用线连接起来。 文章标题 关键词 主题 作者 《太空一日》 载人潜水器、深海探测 科技探索 杨利伟 《“蛟龙”探海》 太空飞行、失重体验 航天纪实 刘慈欣 《带上她的眼睛》 活字印刷、古代发明 科幻小说 沈括 《活板》 传感眼镜、地心世界 古代科技 许晨 2.情境探究 假设我们要将这四篇文章改编成电影,请分组依照示例为其余的三部“电影”重新设计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标题,但要保留核心元素,并简述理由。 1-2组:《“蛟龙”探海》3-4组:《带上她的眼睛》 5-6组:《活板》 示例:《太空一日》 新标题:《24小时太空生死时速》 理由:“24小时”对应原文“一日”,保留时间限定;“太空”点明核心场景;“生死时速” 突出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中遭遇的突发状况与惊险体验,如共振带来的濒死感、神秘敲击声等,用强烈的冲突感吸引观众,让其对太空探索中的危机与挑战充满好奇。 明确:《“蛟龙”探海》 新标题:《蛟龙号:深海禁区突围》 理由:直接保留“蛟龙号”这一核心元素;“深海禁区” 强化海洋深处未知、神秘且充满危险的氛围,“突围”一词暗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