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旅游资源的评价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点与难点: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与开发条件 课时:1 教学过程: 前面学习了许多著名旅游景点的特点及其地理成因,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些景区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游客,获取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各地纷纷开发旅游资源,往往是大量的设施建设起来了,但并未吸引大量旅游者,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例:长清的五峰山、莲台山) 究其原因: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即没有做好旅游资源的评份 ———资源资源的评价。 探索:天坛公园 如果让你来评价天坛公园,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换言之:评价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资源本身(独特性等) 资源环境(所在地的环境条件) 开发条件(交通、客源、其它服务设施等) 一、资源资源本身的评价: 资源特色 价值和功能 资源组合状况 结构和规模等 1、资源旅游的特色(独特性) 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的大小是由其特色所决定的。因此特色成为旅游地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例:中国的山地景观有很多,但各个山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没有特色,其景观差不多,那么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教材中的例子:颐和园与苏州园林。 2、价值和功能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是构成旅游资源的基础,是旅游资源开发规模、等级、市场定位的决定因素。 旅游资源价值包括: 美学 艺术 文化 科学 等各个方面,不同的价值使旅游具有了娱乐、度假、休憩、健身、商务等不同功能。从而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例: 美学艺术价值高———观光(黄山) 文化和科学价值高———文化旅游、科考(雅鲁藏布江谷地) 根据某一地的功能,可确定其所在地的开发方面。 例:西安:根据其资源的价值,确定其开发方向为:观光、商务、科考 3、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规模 例:济南的趵突泉(天下第一泉)很有特色,但单一的这一景观难以形成开发规模。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单一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开发规模,只有在时间与空间上集中(具一定密度与丰度),同时各类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的地区,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从而使潜在的旅游资源价值得以实现。 例:四川峨眉山,桂林,泰山。 二、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内容: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 环境容量状况 环境污染状况 社会经济环境 1、环境容量状况 九寨沟的神仙池每天限定最多接待2000人(398元/人),为什么? 接待更多的人可能会对生态产生影响。 (1)环境容量定义: 单位时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旅游资源所在地容纳旅游者数量的能力。 (2)环境容量影响因素: 资源所在地规模:泰山与趵突泉规模比较 景象艺术特征: 内容丰富程度 游程: 布局合理程度: 环境质量:———例黄山与千佛山比较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功能:庆典活动或很多文娱景观(容量大)而自然景观(科考:容量小) 自然因素:华山路窄,缺水。珠峰:自然条件恶劣———容量小 (3)环境容量是确定开发投资规模的依据。例:神仙池:建设能容纳1万人酒店太浪费。 2、环境污染状况: 旅游资源所在地要求有好的环境质量条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 旅游区的污染主要有哪几种?旅游产生的固体垃圾、生活垃圾、噪声等。 污染———影响环境质量———游客数量 3、社会经济环境: (1)社会经济环境定义:指一个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整体形象。 (2)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决定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3)如何评价: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数量和行为容忍的最大限度等方面进行考察评价。 例:上海:本身并没有很多价值高的旅游资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